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舌尖上的地铁”问题 应迎难而上去解决

关注今日热点话题内容,地铁内该不该禁止饮食,这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在国内却是具有争议性的热门话题。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草案,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建议,应在草案中增加禁止饮食等条款。这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地铁禁食问题的关注。地铁内禁食,是基于公共利益…

关注今日热点话题内容,地铁内该不该禁止饮食,这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在国内却是具有争议性的热门话题。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草案,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建议,应在草案中增加禁止饮食等条款。这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地铁禁食问题的关注。

地铁内禁食,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且不说在地铁里吃榴莲、臭豆腐会是什么情形,就是捧碗方便面、热干面,或者拿杯咖啡、牛奶、豆汁,也可能影响到他人,让人大呼吃不消。就此而言,地铁禁食也是城市文明之所趋,理应成为多数人的共识。

国内有些地方为何没有推行地铁禁食规定?说起来似乎不无悖论。反对地铁禁食的民意,其实是基于个人自利原则,不愿受公共规则约束,但抱有类似想法的人多了,也就结成一股民意。相关部门也并非不懂得地铁禁食的必要性,只不过这更多关乎公共利益,且不会直接侵害部门利益,因此干脆顺水推舟,以减少管理上的麻烦。这实际上是一种懒政思维。

这样做,既不利于照顾多数人的利益,也无助于城市文明的培养与提升。国外有些城市没有作出明文规定,并不意味着鼓励在地铁内饮食,而是相信民众会自觉遵守地铁文明。在国内,反对地铁禁食,却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些为一己便利而反对禁食的人,将不得不忍受一个“舌尖上的地铁”。也许他觉得在地铁吃包子没事,其他人却难说不会端起炒肝大快朵颐。

地铁内禁食,应明文列入相关安全条例。基于“国情”,这么说有三层意思:一是,地铁禁食既不该成为立法空白,也不应作为倡导性规则,而应落实为法律明文规定,以培养公民自觉性;二是,规定还应辅之以强制性处罚手段,如这次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所建议的,对违规者处以1000元以内罚款,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约束力;三是,在落实层面,对地铁禁食的范围应规定得越细越好,以便民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就北京地铁的拥挤现状来看,把地铁禁食纳入相关安全条例,也是现实所需。有人在地铁里吃吃喝喝,就难免有人抱怨阻止,若是法无明文,则易产生矛盾纠纷,甚至发生类似于武汉地铁里上演的“热干面扣头”等场景。其结果,不仅公共秩序荡然无存,城市文明让人堪忧,个人出行舒适度更无从谈起。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直面问题,积极回应公众利益诉求,而不能因为在地铁里吃东西没有直接威胁公共安全,或者在执行、处罚上存在困难,就采取回避态度。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舌尖上的地铁 公共利益 今日热点话题 2014年05月24日 09:5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