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自助取款机吐假钞 为何总让用户自证其清

关注今日热点话题,摸起来有凹凸感,纸张也很好,可却是张假钞。”20日下午,市民李女士拿着手中的一张百元钞票说道。据了解,以“M3S7”开头的百元假钞近期在全国多个地方出现。李女士在济南二环南路一家公司上班。5月17日下午6时多,她在下班回家途中,在经十路一家银行的自助取款机上取了2000元钱…

关注今日热点话题,摸起来有凹凸感,纸张也很好,可却是张假钞。”20日下午,市民李女士拿着手中的一张百元钞票说道。据了解,以“M3S7”开头的百元假钞近期在全国多个地方出现。李女士在济南二环南路一家公司上班。5月17日下午6时多,她在下班回家途中,在经十路一家银行的自助取款机上取了2000元钱。



强势的银行有多强悍,用户与银行在权利上的差距有多大,“除了离柜不认”的霸王条款之外,还有ATM吐假钞之后的“自证其清”。M3S7头百元假钞全国横行,可谁能想到此总出于银行的ATM机?有取便有存,如果个人使用假钞则可以被视为违法,而银行使用钞却可以用“失误”作为解释,问题在于,少量的失误也就罢了,如此大面积的失误,让人不得不怀疑以收钱鉴假的银行,此刻已然“贼喊捉贼”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ATM吐假钞事例的发生,原本的小概率事件有泛滥之势。在网上稍加搜索便可发现,类似的事件可以信手拈来:2011年,济南市民小孙自动取款机上取了200元,其中一张是假币,齐鲁银行说这事绝对不可能。2013年,北京的吴先生自称从ATM机中取出了200元假钞,找银行说理却苦于没有证据。自认为直接起诉银行付假币有难度,吴先生转而以ATM机没有给客户提供验钞设备,服务有瑕疵为由起诉银行。不过现实中,像吴先生这样起诉银行的人还很少,大多数人苦于没有证据,也只得哑巴吃黄莲。一些老年人宁可排长队去柜台上取钱,也不愿让ATM“方便自己”,看来还是对ATM机的“机格不信任”。

从ATM取到假钱之后怎么办,这往往是维权者最大的困惑。对此,银行往往会以“不可能有假钱”断然回绝。因为银行往往认为,自己内部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放入取款机中的钱都是经过银行的清分机严格分捡的,银行的各操作流程都按规定进行,银行的自动取款机是由两位工作人员负责。然而,“两人加钞制”看似严苛,又如何防止“群体性作案?”又如何防止“内鬼”的产生?如果连火车票实名制都无以防止“内部黄牛”,那么“不可能发生”的银行假钞,可样不过是基于自身强势的辩解。

而律师和内部人员的建议则往往多侧重于“自证其清”—或发现后不离开,打电话让银行人员来确认;或找周围的成年人作个证;或把取到的钱逐张在取款机的摄像头前晃一下,留做证据,并要记住取钱的时间……可就是没有人告诉用户,银行应当在ATM机边放一个验钞机,也没有人告诉外界,若是银行出现了内鬼,或者因为银行工作人员的失误而导致的,究竟该如何处理。没有对银行行为的约束,没有对操作规范的要求,没有对银行内鬼或者工作失误的问责,没有基于方便调查取证的权利救济,那么用户的权利很难获得保障,银行“知假用假”的行为就难以得到约束。

银行和用户之间属于一种契约关系,如果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要件来说,应当实现举证责任的倒置。出现了ATM吐假钞问题后,不应由用户来证明“所取现金为假”,而应由银行来证明“所存现金为真”。比如增加ATM的误别和记载功能,将的有的数据进行备份,既可以用事实给用户一个交待,也可以据此追根溯源追究相关责任人。否则,在“不可能发生”的自信下,“掉包式”或者“内鬼式”的假钞使用,就很难被及时发现。

优编小评:

小编认为,即便银行不具有举证责任,但要避免假钞的出现,给予权利救济,提高验钞能力非常重要,比如在出款口增设验钞功能和报警系统等。即便这些都难以实现,在取款机旁贴上风险提示和取证解决途径,同样应成为银行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将其作为一项服务规范给予明确并确保落实。

希望广大民众在ATM机取钱是一定要多留意,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另外如果取到假币一定要报警和相关部门联系。不要私自使用,使用假币不仅违法,更给那些辛苦经营谋生活的人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对那些对假钞识别能力欠缺的摆摊老人,收一张假币,就是白干好几天,这种泯灭良知的行为遭人唾弃!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M3S7假钞 ATM吐假钞 今日热点话题 消费者权益 2014年05月23日 10:3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