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复旦求情信:为的是情感还是利益的牵涉

复旦大学177名学生给上海高院写“求情信”,为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求情“免死”一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最近道出出炉内情:今年3月,林森浩之前帮助过的学弟学妹和林父在律师建议下,由学生执笔写了这份“求情信”。随后,学生们又找到了谢百三,希望由他倡导,才有了“177名学生联名上书…

复旦大学177名学生给上海高院写“求情信”,为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求情“免死”一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最近道出出炉内情:今年3月,林森浩之前帮助过的学弟学妹和林父在律师建议下,由学生执笔写了这份“求情信”。随后,学生们又找到了谢百三,希望由他倡导,才有了“177名学生联名上书”事件。

任何生命的即将离去,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这177名学子想要为他们曾经的同学“做点什么”,这种情感可以理解,更是校园与社会非常稀缺的。因此,复旦学子为向同学投毒的凶手求情,绝不是“多管闲事”,更不是“丧心病狂”。

相信法律的公正,但也不应唾弃情感的价值。“求情信”有没有用,那是法官需要判定的事情;事实上,也不可能因为一封“求情信”,就改变法院的判决。“求情信”表达的是情感,法院判决依据的是法律——让情感的归情感,让法律的归法律,两者并不矛盾。

关注今日热点话题,现在,“求情信”出炉的内情曝光,所谓“自发行动”因此变得并不单纯:发起者是林森浩的父亲和学弟学妹,给出写“求情信”建议的是律师,鼓动同学签字的是谢百三教授,而签字的同学很多根本不认识林和黄。——因为有了律师的建议、教授的鼓动,“求情信”不再只是情感的表达,而是涉嫌有了利益的牵涉。

要判定这封“求情信”的性质,最关键的有两点:给出建议的律师有没有收费?鼓动学生签字的谢百三教授,以及签字的学生们有没有从中收受好处?如果都没有,那这封“求情信”仍然可属自愿的情感表达;如果有,那这封“求情信”就是利益交换的产物。无论属于哪种情况,相信法院自会依法作出公允判决;那些真正自愿签字的同学,不应因此受到污蔑。

无论对于案件的观点怎样,也应该允许不同的意见表达;而不是对“异见者”统统以“脑残”、“罪犯”、“混蛋”之类称呼痛骂贬斥。只要这些学生在“求情信”上签名,是真实的意思表达,而不是收了好处之后的违心签字,就不应该受到无端指责。

“我们很多同学都想为黄洋父母做些什么,包括组织捐款什么的,我们并不是单方面想为林森浩开脱。”人的情感总是多面的,一方面为受害者悲痛、对投毒者痛恨,另一方面也为被判死刑的同学感到惋惜,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只要不是利益交换之后的违心签字,复旦学子们的公民权利应该受到尊重。

情与法的纠葛无可指责,利与法的交易不可容忍——复旦学子的“求情信”,大概可以如是观之。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复旦求情信 今日热点话题 2014年05月16日 09:3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