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治理水危机调整水价的因由应该以理服人

在一场对水价与水质关系的探讨中,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世界银行建议水价是人均收入的3%,中国只是1%至2%。水价被低估除了成本核算等技术性原因,也有社会容忍度的问题。其实我们水价高吗?一个普通人每月用水量也就三四吨,即便水价最高的北京,每人每月也就15元左右的用…

在一场对水价与水质关系的探讨中,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世界银行建议水价是人均收入的3%,中国只是1%至2%。水价被低估除了成本核算等技术性原因,也有社会容忍度的问题。其实我们水价高吗?一个普通人每月用水量也就三四吨,即便水价最高的北京,每人每月也就15元左右的用水成本。

关注最新资讯动态,这是几天来继北大教授提出“年轻人41%收入将供养老人,延迟退休可降低年轻一代负担”、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与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石头、剪刀、布”研究成果之后,又一个引起哗然的专家言论。人们不由得感叹,在制造话题的能力方面,专家并不比那些娱乐明星弱——三言两语一出,顿时如水入油锅般地引起剧烈反响。

那么,专家说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呢?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按照“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专家们称“目前的水价不能反映当前我国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与短缺程度”,也有其道理。

但是,这只是只见树不见森林的小道理,其原理与已被事实证明不妥的教育和医疗的“市场化”一样,只看到纯商业意义的投入与产出比,而忽视了水作为人民生活必需品的社会意义,它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基本稳定和安全。这种把水机械地商品化的做法,是不符合“可以有市场经济,但不能有市场社会”的基本原则。一旦违背这种原则,而突破水作为公共安全保障的用品这个底线,其任何风吹草动引起的后果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紧缺,是不争的事实。但究其原因就会发现,包括地表水的污染,地下水被无序过度开采和污染,监管部门对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缺失、再循环使用意识淡漠、水价不合理等,均是造成我国水资源极度缺乏的主要原因。水价问题只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排名靠后的原因之一,这就如同造成一个人身体不适的原因,包括心脏和血压以及肝肾出了问题,也包括痔疮,如果置前几个大问题不顾,而照着痔疮治,就明显治错了方向。这就如同即使把水价调整到50元一吨,中国人像撒哈拉人那样惜水如油,而不从水污染源头和水资源规划着手去治理,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用水问题。

除了关注方向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专家们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所开出的“提高水价”是治理水危机的正确药方之外,引用了“世界银行建议水价是人均收入的3%”。如果低于国际标准的收费要拉高,那么,低于国际标准的质量,是不是也必须要提升呢?是先涨质呢?还是先涨价?这是一个问题。而如果再有“冒昧”的人以此逻辑,问问房价和油价甚至网价等一系列消费应该占到收入的比例是否也应该与国际标准接轨,那就不好玩了。

不是说水价不可以依据其资源规律作适当的价格调整,而是调整的因由,应该以理服人。不要说水价不影响民众生活的蠢话,更不要说涨价是为了让水质变得更好的混话。在当下的中国,专家不应该只是个技术活,而应该讲点政治,讲政治的基本底线,应该是不漠视民众的基本生存状态,冒天下之大不韪地站在利益者的一方去刺激群众的感情。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提高水价 治理水危机 最新资讯动态 2014年05月06日 11:3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