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环保局长不戴口罩 民众不需精神催眠

今日热点话题,作为环保局长,针对北京污染天的频发,很多市民都关心其出门是否也佩戴口罩?对此,陈添今天上午表示,“我不戴口罩,家里也没有空气净化器。”空气质量堪忧,带动了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等一系列“防污染”产品的销量。有报道称,在空气污染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一些超市和药店的口罩甚至卖…


今日热点话题,作为环保局长,针对北京污染天的频发,很多市民都关心其出门是否也佩戴口罩?对此,陈添今天上午表示,“我不戴口罩,家里也没有空气净化器。”

空气质量堪忧,带动了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等一系列“防污染”产品的销量。有报道称,在空气污染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一些超市和药店的口罩甚至卖到脱销。从中可以窥见,公众对于自身健康的高度关注,以及对环境污染问题所表现出的一种集体性恐慌心理。

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本能并且无奈的反应。在大气污染面前,个人显得极其的渺小和脆弱,既然斗不过老天,当然只能退而求其次,自己想点“土方子”来应对。相比之下,环保局长“我不戴口罩,家里也没有空气净化器”的表态,倒颇显另类。一方面,口罩和空气净化器虽然不能阻挡雾霾,但从理论上说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减轻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另一方面,空气污染对每个人其实都是公平的,并不会因为你身居高位就网开一面,那么既然普遍民众有这样的诉求,何以环保局长这么淡定?难道环保局长就不食人间烟火了吗?

消极一点看,环保局长大概是想表达这样一种意思,大气污染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公众完全不必过度恐慌。你看,“我不戴口罩,家里也没有空气净化器”,不照样过得好好的?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我们对雾霾无计可施,那么不如泰然处之,无需自寻烦恼。

积极一点看,这句话体现的是一种身先士卒式的责任意识。大气污染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职能部门治理不力肯定要排在首位。身为环保局长,对此当然会心怀歉疚,“我不戴口罩,家里也没有空气净化器”,其实就是与民众同甘苦、共患难,以直面问题的勇气来表达对责任的担当。

前者很像是于丹教授的那句引发极大争议的名言:“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属于一种精神胜利法。后者让人不由自主想起,禽流感暴发时,一些地方官员主动吃鸡,大有一种“有困难,我先上”的气魄。但问题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无法安抚人心,更无法消除大气污染的危害性,甚至于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会加重公众对于大气污染的焦虑感。

大气污染的危害是实实在在的,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以对于大气污染,公众既不需要精神催眠,也不需要官员带头充当“小白鼠”,而是希望政府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制度性应对之策来。事实上,市民关心环保局长出门是否也佩戴口罩,真正的有用不是关心局长的隐私,而是委婉地督促局长要从公众的视角去反思大气污染问题。很显然,局长会错了意,这要么是顾左右而言他,要么是对个人魅力和号召力太过自信。

客观而言,政府治理大气污染并非无所作为。以北京为例,去年出台了相关的治理条例,加大了问责力度,大力整顿污染企业,可谓重拳出击。只是,这些举措有没有落到实处,收效如何,空气质量何时才能好转?我倒是觉得,如果环保局长能像普通市民一样抢购口罩,像普通市民一样畏惧大气污染,这些问题反而更容易得到答案。

更多关注

太原代理记账公司http://www.ccozone.com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今日热点话题 环保局长不戴口罩 空气污染 2014年04月16日 11:3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