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兰州自来水苯污染 政府可信赖是公众信心之源

最新资讯动态,兰州水污染事件引起巨大反响,由于之前一个月兰州市曾对水污染进行辟谣,上周末的事件加倍打击了公众对政府绝对保障饮用水安全能力的信心。针对各地出现的污染问题,所在地政府很容易采取轻描淡写的态度,或者把主要精力用来对付传言中的夸张部分。这种倾向在全国范围内也时有浮现,比…


最新资讯动态,兰州水污染事件引起巨大反响,由于之前一个月兰州市曾对水污染进行辟谣,上周末的事件加倍打击了公众对政府绝对保障饮用水安全能力的信心。

针对各地出现的污染问题,所在地政府很容易采取轻描淡写的态度,或者把主要精力用来对付传言中的夸张部分。这种倾向在全国范围内也时有浮现,比如当初中国把对大气监测的标准从PM10调成PM2.5,经历了很多曲折。各地政府都担心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反应过于激烈,或者污染事件影响当地的投资环境,担心伤及当地以及政府自身的形象。

由于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已近乎草木皆兵,政府对陈述事实的任何犹豫、保留都必被公众捉住,并让他们无法容忍。人们还很反感在处理这类危机时,政府方面做临危处置的自我表扬,如果政府过早宣布已经“控制住问题”,也会引起舆论的强烈反弹。

面对中国各地不断出现的污染事件,政府恐怕需要调整同公众沟通的态度和方式,认真重建同舆论的信任关系。

首先,国家对环境问题严峻性的认识,应当体现到各地政府对辖区环境问题的认识中去。实事求是说,中国大部分地方的环境形势都不怎么样,政府应把真实情况告诉民众,把每一届政府宣扬取得治污成就,变成分析当地面临的急迫问题。

中国的环境已经为了发展付出代价,这是事实。中国人生活在这一现实中,大家要共同认识它,一起分担它,共同解决它。中国的污染,政府有责任,但决非只是政府的责任,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大家都脱不了干系。把问题说清楚了,让问题得到全面重视,中国社会不会因此“就乱了”。

第二,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空气、水资源和食品安全的世界先进水平,这非一朝一夕之功,对此老百姓是懂得的。这一代人为了发展,没想到在这些基础安全上面临了麻烦,对于这份倒霉,我们忍不住要发发牢骚,甚至骂骂娘,而骂政府显然是最顺理成章、也最容易撒气的选项。

中国进一步发展重化工面临挑战,因为老百姓的确有些怕了,对来自政府的安全承诺也不太相信了。但中国社会大的清醒并不缺,绝大多数人知道中国不能停止发展,大家希望找到安全和发展两全的方式,希望当前哪个地方都不要PX等重化工项目的恶性循环终能破解。

问题相当清楚,也没人指望能够发生奇迹。人们首先要求政府表现出大家能够赖以信任的态度。因为大家有些茫然,出现重大环境事件时尤其心里没底,大家很希望这种时候能够相信政府,政府对事情严重性的重视足以代表大家,采取的措施是对公众安全利益的最大维护。然而现实中,一些官员的表态总让人怀疑他们把脱责放到了首位。

环境问题无法迅速解决,但官民之间的隔阂却是能够消除或改善的。这需要政府方面的改革,建立不仅严厉、而且更加合理的追责制度。不能让藏着掖着自保的官员,比勇于说实话的官员更占便宜,因为前者除了事件责任,还破坏了政府公信力,他们应当受到双倍的惩罚。

从哈尔滨2005年水污染事件中政府蒙骗公众,到今天兰州市较快向公众做事实通报,我们看到,政府和这个社会都往前走了很远。我们需看到问题,施加要求进一步改善的压力,但我们不应灰心。中国的各种污染也决非不治之症,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它们,大家都不做看客,中国走出当前的污染困境终究是有希望的。

更多关注

注册公司888元http://www.ccozone.com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兰州水污染 饮用水安全 最新资讯动态 2014年04月14日 10:4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