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90后实习生拒订盒饭:只是因为傲娇吗

不久前,网友在微博里透露了一起实习生“拒订盒饭”事件:在一次策划会上,主任让一名实习生帮忙给大家订盒饭。结果该实习生以“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为由拒绝。该微博被多次转发并引起网友跟帖“吐槽”身边的90后实习生是多么傲娇。我们且不做那一同起哄的人们,先来看看这争端背…


不久前,网友在微博里透露了一起实习生“拒订盒饭”事件:在一次策划会上,主任让一名实习生帮忙给大家订盒饭。结果该实习生以“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为由拒绝。该微博被多次转发并引起网友跟帖“吐槽”身边的90后实习生是多么傲娇。

我们且不做那一同起哄的人们,先来看看这争端背后的各种原因:

文化心理学因素

表面上是90后实习生和70后领导在职场的一场纷争,背后却是两代人在不同时代影响下人格特质的不同。

心理学者发现:在不同文化约束下,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发展会受到影响。

“70后”一代是伴随着中国社会体制转型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这代人的个性特征不象“80后”,“90后”那么明显,而更贴近于60年代人。70后的领导受到的是“集体主义”的文化熏陶。在集体主义文化影响下的人,体验到的是互相依赖,个体往往把自我看成周围社会的一部分。所以,他们的言行举止无不受社会的巨大影响。

因此“70后”呈现给我们的人格特质是:注重理想,思想相对保守。因为经历过贫穷时期,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改善生活状况、改变社会。他们属于比较务实的群体。

在这次事件上,“70后”的领导会表现出对这个“90后”实习生的不满情有可原。如果换做他们,不但会把盒饭给订了,保不准还把饭送到每个人手里呢!

再来看“90后”们的特征

1.90后出生于E时代,网络的普及和电子产品的蜂拥而至是他们生活的主流。因此,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十分强。而且由于生于这样的时代,他们掌握了比前几代人更多的资讯,较有个人主见。

2.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除了自己的父母外,他们的亲情观相对淡薄,不太有家庭观念,显得有些孤僻,但内心十分渴望家人和朋友的认同。

3.父母多为因改革开放而富起来的60后,因此生活条件相比前几代优越许多。在家庭教育上,父母相对开明,更多地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他们也表现的更为自信和张扬。

重点是,“90后”接受了非常多的西方教育思想,其中以“个人主义文化”为重。“个人主义”文化强调的是把自我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根据内部的全部技能、思想、感受来我自己的行动赋予意义。而不是依靠他人。

也就是说,“90后”习惯于从个人出发寻求意义。于是,我们才看到很多“90后”放下书本,在间隔年里四处旅游;他们敢于在领导、老师面前提出质疑;也敢于批判各种社会现象;他们也会极力追求“不走寻常路”的感觉,在打扮上也往往让人大跌眼镜。

这样的90后里诞生出这样拒订盒饭的实习生,毫不新奇。90后的父母往往会采取“金钱教育法”来帮助孩子建立金钱观念。比如他们会提出,孩子做一小时教务付给他们50块钱。且不论这种颇为西式的教育正确与否。这样观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十分看重个人的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我做一分事,你给我一分钱,在他们眼里天经地义。

该实习生说:“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一观念教育下的结果。

但同时,这种教育模式有一个极大的弊端:“90后”们不懂得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实是不能用金钱的收支来衡量的。

从心理动力学理论来看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本我”不考虑所渴望的行为是否现实可行、被社会所认可。它被快乐原则所支配,无节制地追求满足感而不考虑后果。

“超我”是理想自我的呈现,是一个人想让自己成为的样子。一个人的“超我”来自于社会、家长、老师的束缚,因而追寻的是道德原则。

“自我”受现实原则支配,一方面会选择那些能够满足本我冲动的行为,但另一方面又不带来不愿看到的结果。当“本我”和“超我”产生矛盾时,自我就会进行折衷来满足两者需要。

我们发现,“70后”具有很强的超我特质。他们往往会压抑自己最“本我”的需求,来满足他人的渴望。

比如很多“70后”的婚姻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但他们会考虑到家庭和社会的看法,勉强维持这些“无爱”婚姻。

因此,“70后”也是十分压抑的一代人。他们崇尚适者生存的理念,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不惜压抑内心的渴望。于是我们看到他们过分的低调和务实,很少外露自己的情感。而压抑良久的积怨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相较而言,“90后”的“自我”远远强于“超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受到了更少的压抑,有更多的权利追逐个性。表面上,会让人觉得十分傲娇。实则让人欣喜,他们不再需要如“70后”前辈那样委屈自己,成全大众。他们只要成全自己就行了。

那些责怪“90后”员工太过自私的前辈们,是不是该考虑一下:是不是你自己太压抑了?

职场中领导角色的变迁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大多数的家庭实行父权家长制,父亲是家庭的权威和领导者,不论是在经济上、思想上、家庭法规方面还是尊卑等级上,父权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当这种思想推广到社会生活中去的时候,就体现在人们对权威的崇拜上,

“70后”受这一思想的影响,表现为无条件地崇拜权威,而且不加批评。他们会认为,权威是不会犯错的,即使犯错也是无所谓的。而且权威并无时间上的限制,家长永远是家长,老师永远是老师,上级永远是上级。

对于上级,“70后”的反应永远都是YES,不会有NO。因此,他们会有些迂腐。

在“70后”那里,好领导就是具有绝对权威的人物;

对“80后”来说,好的领导是能智慧地带领自己成长的人,是给予他们一定的“参与感”和“自由度”的人;

对“90后”来说,好的领导是有强烈个人魅力的人。也是绝对允许他们追求自我个性的人。遇到这样的领导,个性张扬的“90后”也会十分服帖。

心理学上认为,人们服从权威的原因有3个:

(1)人们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为的是被社会接受和承认。

(2)人们希望自己的主张是对的。

(3)服从权威是人们固有习惯的一部分,是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习得的。

如果权威是正确的,那么,服从权威并不是件坏事;但可怕的是,有时候权威是有问题的,盲目的服从,就会出现十分恐怖的恶果。历史上,种族灭亡的大屠杀往往源于我们对权威的绝对盲从。

从这件事情上讲,拒订盒饭这件事在“90”后身上体现出对于绝对权威的怀疑,恰恰是一件好事。这就意味着他们能更具判断性的生活,而不是随波逐流。而我们的“70后”领导是否也要想一想随着时代变迁,自己的领导角色难道还要这么一成不变吗?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70后”领导要率领“90后”的员工,你一定要给“90后”员工提供足够多的选择,而不是一味的去命令他们。




(资讯责编:张露 )
标签:职场 90后职场 争端 2014年03月21日 08:2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