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一直秉持中立的立场,期间外交部门虽有表态,但基本上是按一贯的做法,表明中国对乌克兰局势发展十分关注,呼吁冲突各方保持克制,并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乌克兰危机,希望乌克兰的统一和完整不被破坏。
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曾与中国国家主席,以电话外交的方式讨论乌克兰问题,但习主席只是表明了中国表示理解的原则立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马航失联后,也以电话外交的方式,对云南恐怖事件表示慰问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讨论了乌克兰问题,习近平仍以外交辞令给予答复,表明中国政府希望乌克兰领土完整。
在乌克兰国内危机问题上,俄美两国领导人都希望得到中国政府和领导人的理解和支持,但在目前世界格局的现状下,实际上是给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出了一道难题。中国政府不可能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保持中立,因为乌克兰同样有中国的利益所在。
美俄两国展开对乌克兰的争夺,实际上是两国争夺国际事务主导权的一次摊牌,两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美俄两国都想得到中国政府和领导人的支持,使乌克兰问题成为中国手中的一块“烫手山芋”。中国争议应如何应对乌克兰危机,成为中国处理地区事务确保中国最大利益的一次考验。
由于近年来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走得很近,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俄两国都能互相关照,在抗衡美国强权斗争中,两国有着维护各自利益和双方共同利益的默契。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得到改善,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使中美两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往往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共同点。但美国政府战略东移亚洲,阻止和遏制中国崛起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在日菲等国与中国的领土争端上,美国政府显然采取的选边站的立场。
所以,在乌克兰国内危机问题上,如果中国政府支持俄罗斯,显然乌克兰将因为克里米亚独立走向分裂,对中乌两国之间业已形成的经济军事合作极为不利,将使中国的切身利益受损。如果中国支持美国及西方国家的立场,走向分裂的不可逆转的乌克兰局势,也只能使美国及西方国家,让分裂后的亲西方的部分乌克兰加入欧盟,中国在与俄罗斯脑浆的同时,最终将什么也得不到,这就是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保持中立的根本原因。
针对乌克兰危机问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王海运表示,乌克兰危机愈演愈烈,对抗双方唇枪舌剑,甚至剑拔弩张。国际社会关于“冷战再起”甚至“热战爆发”的担忧日益增大。尽管新冷战的可能性不大,俄与西方大国大打一场的可能性更小,但发生全面对抗甚至擦枪走火的危险难以排除。
乌克兰危机虽然发生在万里之遥,但是对中国战略利益的影响重大而深远。不仅关系到中乌经济、军事合作,而且关系到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关系到中国的国际道德形象以及中国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欧盟关系的未来。
中国有条件在缓解乌克兰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借此增强国际地位、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一定意义上讲,以积极姿态推动乌克兰危机降温,既是中国的国际责任,也是中国树立大国形象、提升大国地位的难得机遇。
因此,在处理乌克兰国内危机上,中国政府要勇于出手发挥中国的独到作用,进行积极斡旋表明中国原则立场,既不倾向于俄罗斯也不依附于美国及西方,从国际道义出手关切中国的切身利益,使整个乌克兰人民感受到,中国才是他们真正的朋友,中国才是可信赖的兄弟国家,不管最终乌克兰分裂与否,是他们均切身体会到中国没有私心。这样才可能避免危机四伏的乌克兰,成为中国外交战略手中的一块“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