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不能让医生成为医疗体制弊端牺牲品

就在全国人大开幕当天,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又发生一起患者家属侮辱医生事件:某患者因大量饮酒呕吐后被送医,抢救数小时后不治身亡。死者家属随即纠集100多人,押着当晚值班医生在医院内游行,年轻医生边走边哭,持续约半个小时。在昨天召开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就这一事件回…


就在全国人大开幕当天,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又发生一起患者家属侮辱医生事件:某患者因大量饮酒呕吐后被送医,抢救数小时后不治身亡。死者家属随即纠集100多人,押着当晚值班医生在医院内游行,年轻医生边走边哭,持续约半个小时。

在昨天召开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就这一事件回答记者提问时称,“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都对伤医事件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伤医事件引发“两会”代表、委员强烈关注,无疑不是什么值得快慰的事情。医患矛盾激烈至此,医护人员不仅得不到本该受到的尊敬、善待,反而处于动辄被暴力殴打或肆意凌虐的境地,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不能否认的是,医生不是生活在世外的超人,当下社会具有的所有缺点,在医护群体中都同样存在。因此,医护人员中存在着部分拜金、丧德,或随波逐流的害群之马,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但从本质而言,医护人员陷入如今境地,更大程度上还是受不合理的医疗体制所累。在很长时间内,我国医疗体制的设计、建设,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弯路。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公众对医疗体制最深刻的印象,并深受其害。而作为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承受了患者乃至全社会对医疗体制弊端的全部不满。当人们深受体制折磨,又看不到改变体制的希望时,医护人员就成了最“方便”和直接的宣泄对象。

另一方面,人们在遭遇不幸的悲痛时刻,会本能地向外归因,寻找可以归咎并追究的“责任人”。罹患疾病甚或被疾病夺去生命,本是最难以归因于他人的不幸遭际,如果一定要追究,或许也只能归咎于命运而已。但是,当医护人员受不合理的体制所累,被整体污名化为“白狼”的时候,却成为最方便的归咎对象。而且更不幸的是,每一位不幸因病去世的患者,最终总是会“死在”某位医生的手上,更是使这种归因变得“有理有据”。尤其是当医疗鉴定体系,和依法解决医疗争端的司法机制均不完善的时候,患者或家属往往按照主观感受判断医生是否尽职,就更容易把所有不幸都归咎于医护人员的失职。自身病痛的折磨,或亲属去世的悲哀,与对医疗制度的不满,都集合起来倾泻到医护人员头上时,医护人员就从医患关系中的强势一方,变成了彻底的弱者。

如果这种归因的思路进一步得到社会舆论的赞同和支持,很可能引导更多的患者、家属,习惯性地把任何医疗“失败”都归咎于医护人员的失职,因而引发更多的医患冲突,譬如这次发生在潮州的辱医事件。如果这样的趋势进一步蔓延,医护人员时刻担心可能“无过得咎”,则我们所置身的医疗环境将进一步恶化乃至无医可求。

事实上这种趋势已经开始显现。近期几起杀医、伤医、辱医事件,其共同的特点是几乎看不到医护人员明显的过错,而患者已经挥起拳头甚至拔刀相向。

舆论面对此类事件,往往充满矛盾,其最常见的纠结就是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患者愤恨至此,医生一定也有责任。事实或许确乎如此,但在伤医事件屡屡发生的当下,对伤医事件的制止和惩罚,就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进一步完善医疗体制、缓解医患矛盾的同时,以法律手段及时制裁伤医的凶手;防范、制止新的伤医事件发生;在舆论上谴责凶手,从道义上否定伤医的“合理性”,是最应该做到的当务之急。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杀医 辱医 伤医 医疗体制 2014年03月08日 00:5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