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忠言逆耳利于行 真切的批评是社会之福

2014年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政协报告中“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让委员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的提法,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舆论界振奋不已,互联网一片点赞,认为“这个提法很好”、“符合时代精神”、“广开言路,用心良苦”,而且“真诚务实”,“给人民以无比的信心”。“…


2014年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政协报告中“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让委员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的提法,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舆论界振奋不已,互联网一片点赞,认为“这个提法很好”、“符合时代精神”、“广开言路,用心良苦”,而且“真诚务实”,“给人民以无比的信心”。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作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一直贯彻的正确方针。在革命和战争年代,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不断克服困难,走向胜利;在改革和建设年代,也正是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取得新的进步。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讲话时,也同样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

批评作为一种言论,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它当然应该是鲜活的、泼辣的,有时甚至是辛辣的。但是,作为一种意见表达,它不仅应该有力度,也应该有限度。尤其在我国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既是发展关键期,也是矛盾多发期,利益多元、社会分化,往往导致争论激烈,舆论激化。一方面,面对部分官员的贪污腐败,面对上不了学、看不上病、住不起房的困难,面对贫富分化以及道德滑坡等问题,我们当然不能无视,甚至要及时发声;但另一方面,批评不是为了“恨”,而是因为“爱”,不是意图摧毁,而是为了改善,越是利益多元、社会分化,在激扬文字的同时,也需要审慎、理性与建设性。

曾经在一段时间里,互联网上充斥泄愤和煽动性言论,网络谣言肆虐,严重撕裂社会;网络水军、网络打手无底线地炒作、诽谤甚至诋毁,极大地破坏言论秩序,腐蚀主流价值;更有一些所谓“意见人士”,在互联网上大肆渲染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对抗,煽动暴力恐怖,甚至与西方势力相唱和,严重冲击了社会心理,危害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近年来,执法机关依法处置了一些利用互联网造谣滋事、非法牟利,甚至违法犯罪者。

但正常的执法活动并未完全得到真正理解,还引发了一些知识界与互联网意见人士反弹。在东莞扫黄中,部分人士罔顾人伦道德,肆无忌惮地宣泄歪理邪说;在昆明暴力恐怖事件中,个别人甚至突破人性底线,散布不和谐杂音。虽然执法机关的依法处理和社会舆论的反击已经使得一些“网络大V”们名声扫地,但值得重视的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舆论上的疑虑和寒蝉效应。而且,我们必须承认,无论这种疑虑或担忧是否有道理,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在客观上也是应该值得我们重视和关切的。意见可以有分歧,但社会不能被撕裂,坚定而又智慧的回应,是时代任务与共同期待。

因此,在广泛联系和团结各阶层民众的政协会议上,重申“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方针,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就是对时代问题的善意回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体现了在社会转型期,中央对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鼓励尖锐的建设性,拒绝极端的破坏性,也体现了决策者的清醒与理性;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执政党把握全局的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基础上的政治有为,也是朝气蓬勃的民主政治。

“忠言逆耳利于行”,真正的共产党员,从来不怕批评。如果能够真正落实此次政协报告的精神,搭建意见平台,拓展民主形式,提升协商质量,让人们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同时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言论,形成一种既自由无拘束,又理性、建设性的讨论氛围,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共同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愿景。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全国政协会议 批评 民族复兴 2014年03月05日 08:5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