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留学生:如何让海归融入国内职场?

张谦于去年4月份刚刚拿到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学位。作为一个西安小伙,他果断选择了回国求职。可是,回西安2个多月来,他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7月26日,信心满满的他参加了在西安人才市场举办的首场海外人才招聘会,结果,还是铩羽而归。据统计,陕西省每年约有上万名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张谦于去年4月份刚刚拿到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学位。作为一个西安小伙,他果断选择了回国求职。可是,回西安2个多月来,他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7月26日,信心满满的他参加了在西安人才市场举办的首场海外人才招聘会,结果,还是铩羽而归。

据统计,陕西省每年约有上万名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且每年出国留学人数正以20%的速度递增,同时,出国留学归国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

在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像张谦一样,越来越多的海归留学生求职遭遇尴尬。如何不让“海归”变“海待”,如何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更好地融入国内职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放低身段工作仍不好找

归国留学生在西安的就业形势究竟如何?通过7月26日的招聘会,我们就可一见端倪。

在一家新能源企业的招聘展位前,学金融的张谦表示愿意应聘对外市场推广工作,但还是被企业以专业不对口客气地回绝了。在当天前来招兵买马的二三十家单位中,张谦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同样,来自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即将硕士毕业的小张也是一无所获。尽管南安普顿大学是英国常青藤大学之一,也是世界百强名校,许多课程和哈佛大学都是同步的,但是,他还是没有找到“用武之地”。

伦敦大学学院硕士毕业的一位姓吴的女孩说,她学的是城市发展规划,在当天的招聘会上,与她专业勉强对口的单位只有一个新区的公园。然而,人家只要综合管理岗位,而且,给出的工资只有2000多元,她完全不能接受。

相比于大部分硕士学位的求职者,澳大利亚墨尔本迪肯大学本科毕业的一位姓张的男生说,自己学历不高,对职位的期望值就更低了。当天,投了四五份简历,也不知命中率能有几何。

随机被采访的十几位海归留学生,尽管他们主动放低身段,对薪资的期望值也不高,大都在一月4000元左右,但都没能如愿以偿找到心仪的工作。

曾几何时,拥有一张高学历“洋文凭”,是莘莘学子追逐的美梦,然而,随着中国留学人数的激增,他们不再是以前的“香饽饽”,其“光鲜”的海外留学经历并未成为撬动高薪职位的砝码。



有专业经验更受欢迎

“我们给出的工资远远高于4000元”,7月26日,西门子西安分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急需的合同管理员既要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同时,还需要懂法律及财会知识,但是,在目前的人才市场,根本寻不到合适的人。当天的海归毕业生以应届生为主,没有工作经验,拿不下这一工作。

陕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当天收到十几份求职简历。相比于他们对技术类岗位的大量需求,应聘的留学生却以经贸、法律、经济类专业居多,不是很对口。“这个情况和我们2012年赴上海招聘的结果差不多。往往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市场上却没有”,陕汽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人事负责人李超说,过去,留学生眼光普遍较高,而且,一心想快速弥补留学的巨额投资。而现在,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值趋于理性,心态明显调整。但与此同时,企业在选人用人时也更加看重能力,比方说,他们企业就尤其看重应聘者丰富的“实战”经验,而这,恰恰是应届的海外留学生不具备的。

“留学生在专业的选择中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人都是哪个热门学哪个或哪个好考考哪个,没有考虑就业尤其是国内市场的就业需求。如此,就导致了专业与国内需求不对口”,在分析当天的“招聘难”和“求职难”时,陕汽的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期待择业渠道更通畅

说起自己在职场上受到的冷遇,张谦认为,求职的“时间差”是原因所在。他说,国内应届高校毕业生基本在2012年年底前就开始参加招聘会,投简历,到年底时,许多人工作已经有了眉目。而自己因为没有相关招聘会的信息加之回国一趟得一两万元的费用,于是,就没有及早动手。虽然2013年4月份一拿到毕业证就开始回国找工作,但显然错过了最佳求职期,相关的岗位人早已招满了。

“我们缺少一个通道”,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郭女士说。和略显青涩的应届生相比,郭女士已是美国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因为是西安人,所以她一直有回国发展的情结,此次回家探亲,就是看看有没有机会。据她介绍,在美国学商的留学生中90%以上都愿意回国发展,工作地点以北京和上海居多。当天的招聘会上,她也尝试找一家适合的高端管理岗位,但没找到。她认为,西安针对海外人才的招聘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

据西安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外回国留学生择业渠道还不通畅。一是信息分散,虽然目前网络发达,即使查询捕捉到相关就业机会,由于地域障碍,很难实现笔试与面试环节而增加就业难度。二是针对海外留学人才需求的专业信息平台与渠道不足,根据调研,80%以上的海外留学生求职是在回国之后进行,他们较国内应聘毕业生要付出更多的求职时间成本,15%左右的通过家属或亲朋好友介绍提前获取一些相关就业信息。

留学时应做好三大“功课”

海外留学是一笔巨额投资,面对回国求职的不易,海归们或多或少有些投入产出比例失调,会不会后悔呢?

对此,张谦说,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而不是精确的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公式。开阔的眼界、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角度的不同,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毕业于迪肯大学的小张也表示,原来在国内自己只能考一个大专。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固有的环境中,肯定会放纵自己,学不到什么东西。但是,在国外的几年,由于家境并不富裕,他知道了学习和生存的不易,一边上学一边打工,不仅完成了学业还锻炼了自己,觉得这段生活特别充实,让自己成长了。

尽管海外求学让大部分学子获益匪浅,但回国后求职的不易,还是令他们显得失望。因为怕有失颜面,在记者采访中,大多数人并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随着发达国家对工作签证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未来,大批的海外留学生会选择回国就业。那么,如何克服“海归”们求职的“水土不服”,使其求职之路走得顺畅,对此,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给出了建议。

一是留学前,就应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与发展做必要的规划,如想回国就业,需通过相关渠道提前了解目标城市及目标职位的市场需求情况、薪资待遇要求等信息。

二是求职时,要较为深入地了解目标用人单位的发展现状,企业文化等信息。例如:欧美留学生一般具有思想较为开放,自由,创造性强的特点,在选择亚洲国家外资企业时应考虑到这类企业具有严谨、协作、重细节等方面的管理与用人特点。

三是在盲目就业与对口就业之间要对自己所学专业,自身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方面有清楚的了解。不能什么职位都去试,也不能太过于专注只考虑专业对口的职位,在付出较大时间成本的情况下考虑适当拓宽选择范围或调整方向。




(资讯责编:张露 )
标签:职场 留学生 就业 2014年03月01日 09:4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