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互联网思维下传统企业转型的3大思考

发布者:阳光超越       分享 评论 投稿
中国目前的现状是互联网的发展激情澎湃,而实体经济却啼寒嚎饥,虚拟与实体的不对等发展本身就存在一个前提,即正是由于实体经济的不振才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的繁荣,这种倒逼的结果让人们意外的迎来了互联网当前时代的发展大爆炸。所以传统企业个个噤若寒蝉,向互联网学习已经成了一股浪潮。这就是为什…

中国目前的现状是互联网的发展激情澎湃,而实体经济却啼寒嚎饥,虚拟与实体的不对等发展本身就存在一个前提,即正是由于实体经济的不振才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的繁荣,这种倒逼的结果让人们意外的迎来了互联网当前时代的发展大爆炸。

所以传统企业个个噤若寒蝉,向互联网学习已经成了一股浪潮。这就是为什么各种“互联网思维”的文章大行其道的原因吧,因为有用户需求。写手们通常是很会抓噱头,为了点击和流量用坏一个词,那是分分钟的事儿,而读者(用户)能够从中学到什么呢?别学坏了就好。

最近各大互联网思维的帖子引发热议,解读这些典型案例的玩法和手段,提出了很多的概念,如碎片化、用户至上、粉丝经济等等,仿佛一瞬间传统企业优质的产品、满意的服务、高超的资本运作手段都不再重要,全部被互联网思维的潮水所淹没。除了看热闹,我们是不是应该深入思考下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真相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营销的真相

“互联网思维”的营销案例,并不是近一、两年才产生的,也不是互联网的专利。05年超女的成功从商业炒作而言,在于迎合了大众民主的社会参与意识,更重要的在于对后现代新型偶像的崇拜心理;甚至也有人说毛爷爷当年的革命胜利正是抓住了那个时代的屌丝代表——广大工农兄弟,“打土豪、分田地”的需求,也是那个背景下的人民大众追求公平、自由的精神诉求;今天小米的粉丝文化既是用户对产品参与感的强烈认同,但更重要的年轻一代的极客消费文化;如果我们真的明白了,也不会奇怪为什么差评无数的《小时代》依然有人捍卫,屌丝逆袭的《泰囧》能够拿下票房冠军。

无论是诺基亚的倒下,任天堂的老去、微软的疲软,我们都应该看到上一代以功能著称的产品正在走下神坛,功能比拼已经不是杀手锏。面对产品越来越丰饶的今天,80、90后更向往价值观层面的契合和精神引领,也需要更强的群体认同感,甚至在消费行为上更容易相互影响。这种精神需求催生了很多亚文化现象,而社区、博客、论坛更是为亚文化的诞生和传播提供了水土丰美的牧场,创造了亚文化产生的技术背景和条件。

如今,80、90后身边充斥着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多的媒体介质,这里面所蕴藏的各种亚文化声音使得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早地感受到当下的情景,传统的口号式鼓动和广告式推广只能让我们再一次感到窘迫的压力。因此,品牌的影响已经慢慢从大平台转向小圈子,从改造社会的大话题转向改造自己,从被动的接受指导变为我对你故事和价值观的认可……。

任何新品牌的崛起一定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戳中了代表未来一代的精神诉求,并以这个点为中心完成从亚文化市场到大众市场的跨越。了解你的时代背景,了解这个时代的客户环境,这才是成功营销的本质。

产品的颠覆

马化腾最推崇的一位硅谷大神——凯文·凯利前段时间在2014年的财经年会上表示:颠覆来源于非主流。革命性的技术都有一些共同点,最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是质量很差的,差到你可以完全忽视,所以他们更像是小玩意儿,风险也很高。比如,200年前,当蒸汽船出现时,远洋帆船嘲笑他们为玩具,但他们却忽视了蒸汽船可以逆风逆流,直到有一天全球性的帆船产业消失了;上世纪60年代本田发明减少燃料的电动引擎也不被当时巨无霸GM所关注,但是这些日本汽车企业的不断改良,他们取得了巨大成就,而GM却破产了;传统打印产业对点矩阵的不削一顾成就了后来的喷墨打印。正因为他们出现时的低质,亚文化特性,甚至“恶搞”,很容易遮盖了他们背后的严肃性和创新性。

事实上,这一代拥有比上一代人更为丰富的社群资源,web2.0的思维更是提供了更低门槛的创作机会,对经典元素的解构、戏仿、拼贴。我们不能忽视这些一开始看上去弱小的产品结构,以及在这些平台上所产生的二次创造,当诺基亚高层嘲讽第一代iPhone根本不经摔时,谁能预见后来智能手机及上面繁花似锦的APP主宰了现在的移动互联网。

传统企业产品上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于已有技术的优化,不是来自同重量级产品的竞争,虽然你的公司一直在往上走,但具有破坏力的东西却在另一面悄然盛开,这里才是革命的发源地。

管理的挑战

在转型大潮下,技术的创新不是问题,商业模式也足够重要到时时引起大家的关注,但唯有管理,其实很重要,却往往被大家忽视。

一个伟大的企业,往往在其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会形成规范的组织结构,完善的考核体系,优秀的战略管理,但是这些在过去几十年所沉淀下来的管理体系是否适合于新战略的管理需求?过去企业雇佣的是工人的手,过去可以通过标准化、量化的工作正在被智能设备所取代,工业时期的“劳动分工原理”、“制度化管理理论”等传统管理思想已经越来越不适合现在的社会需求。

为什么腾讯会采用项目组机制并允许彼此之间进行竞争,为什么阿里会提出小而美的公司结构,为什么海尔会实践“倒三角”理论来挑战过去“科层制“的管理结构,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去中心化”的特征是否得到我们足够的注意?

这次中国经营报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除了自媒体的狂欢,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看到老一辈的媒体人感受到了世界是平的,这种觉醒也将产生巨大的颠覆力。这次转型所发表的演讲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未来的企业都是一个扁平化的组织,没有过多的层级结构。除了行政、法务、财务、人力资源、这些“支持部门”,以及信息中心这样的“平台部门”之外,其余的全部是以“产品”为中心的项目团队。这样的项目团队将来也许会有十几个之多,并且它的存在也是动态的,赢利即生,亏损即亡。团队内部的结构也是扁平的,以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为代表,实现不同工种人员的跨界合作。不同项目团队之间,也许会存在某种竞争,但更多的应该是为响应客户需求而进行协同作战,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营造生态化、“动成长”的新型组织形态。

从这种管理思想的调整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巨无霸将形成这种“大平台+小团队”的组织结构,纵向压缩组织,使组织扁平化,横向实现集成,形成团队化的工作方式,推行并行工程。调整后,企业也将面临流程的重组,文化的重塑,信息系统的重建。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时代转型的信号,传统企业必须勇敢地面对这种冲击,主动变革比创业本身更需要勇气,所围绕的是新时代下顾客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互联网本身,所要克服的是过去的成功所造成的惯性思路。这次浪潮的冲击下,总会有一批企业被淘汰,但当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明白时代转型的要义后,依旧可跳上一曲优美的华尔兹,来一次华丽的转身。


(资讯责编:彭丹丹 )
标签:互联网 互联网思维 传统企业转型 2014年02月21日 09:2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