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对林森浩的死刑应从不同角度去解读

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一审判决,被告人林森浩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此宣判,社会褒贬议论的焦点之一就是,为何是死刑而不是死缓?是不是判得有点重了?但从法理的角度来看,这个结果当属意料之中。毋庸置疑,在当代社会中,废除和缩减死刑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刑法发展的潮流。我国也已经在立法…


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一审判决,被告人林森浩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此宣判,社会褒贬议论的焦点之一就是,为何是死刑而不是死缓?是不是判得有点重了?但从法理的角度来看,这个结果当属意料之中。

毋庸置疑,在当代社会中,废除和缩减死刑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刑法发展的潮流。我国也已经在立法上缩减了一些可以适用死刑的罪名,并在相关的司法解释中一再强调,要尽量减少司法实践中死刑的适用。但是对于诸如故意杀人罪等严重刑事犯罪,我国刑法中仍然保留死刑,且在司法实践中采取高压的态势进行打击。

林森浩实施了杀人行为,且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罪该适用死刑,这可能是社会各界的一个共识。争议点在于对其能否适用死缓。然而,从本案的实际案情分析,对林森浩适用死缓似乎不具备条件。

首先,本案被告人林森浩采用的杀人手段十分恶劣,即用投毒的方式实施杀人,且在行为过程中完全有避免最严重结果发生的可能,但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用林森浩的说法,其没有杀人的动机,这仅仅是一次“游戏”或者“玩笑”。有人认为,据此对其可以适用死缓。但是,从专业角度分析,在没动机的情况下,还可以用如此残忍的手段杀人,只能说明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极高;将杀人视为“玩笑”或者“游戏”,只能说明行为人“随意杀人”、“漠视生命”的主观态度。

其次,司法实践中,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起的故意杀人案件,是否应该适用死缓,通常的标准主要有三:其一,被害人在起因上是否存在重大过错;其二,被告人案发后是否进行积极赔偿,是否真诚悔罪;其三,是否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分析本案,这些条件均不实际存在。本案中被害人在整个过程中不存在重大过错。案发后,林森浩及其家属尽管也有一定程度的补偿表示,但没有明确的态度,更不存在具体的举动,且多次提出这是一次“游戏”,悔罪态度显然很不真诚。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

综上所述,对林森浩宣判死刑是合法、合情和合理的。对于一起案件的审判结果,人们会从不同角度加以解读。但是,无论何种解读,必须要有法律的依据。对被告人适用死刑,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表现。同样,对被告人能否死缓也应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严格依照相关的标准执行。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复旦投毒案 林森浩 死刑 法律依据 2014年02月20日 09:37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