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职场“生死线”: 35岁到底是危机还是机遇

发布者:阳光超越       分享 评论 投稿
考公务员,有要求35岁以下的硬杠杠;去人才市场,几乎八成招聘企业的年龄要求是35岁以下;网上求职看一看,也是“不超过35岁”的要求满眼漂。在很多人眼里,35岁正当时,经验丰富、处世成熟,但事实上,35岁以上,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因为年龄的关系,其职场之路都变得比较狭窄。37岁妈妈难返职场去…

考公务员,有要求35岁以下的硬杠杠;去人才市场,几乎八成招聘企业的年龄要求是35岁以下;网上求职看一看,也是“不超过35岁”的要求满眼漂。在很多人眼里,35岁正当时,经验丰富、处世成熟,但事实上,35岁以上,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因为年龄的关系,其职场之路都变得比较狭窄。

37岁妈妈难返职场

去年下半年,眼见着家里的老二也上幼儿园了,一心想着终于可以重返职场的罗晓莉开始了重返职场的准备。

七年前,罗晓莉在一家小公司上班,怀上老大后,家里商量让她辞职回家,因为“反正一个月也拿不了多少钱,不如在家安心养胎”。

没想到,这一回家就是七年。刚把老大盘顺,又怀上了老二。这两年经济不景气,老公虽说在单位升了职,但收入涨幅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不想让他压力太大、负担太重,所以我就决定老二上幼儿园后出去找工作。”她说,会计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虽说离开岗位七年,但一直也没有荒废。

本以为找个工作不会太难,罗晓莉却发现,还算有准备的她在人才市场逛了一个多月,没找到一家合适的单位。“他们多数都是觉得我年龄大了,很多招聘都要求在35岁以下。”她很有些沮丧,“一家餐饮企业招会计,一问我的年龄就摇头。如果说是因为我有7年没有上班当全职太太拒绝,我还好想点,但真的很不明白,会计工作怎么也会限制年龄?”

35岁的确不被看好

有公司的招聘人员表示,许多岗位年龄要求是因为工作性质不同,比如办公室文员,他们更多是主要负责前台接待工作,年轻一些的人从事这项工作当然更好。

也有招聘官很坦率地说,35岁以上的大龄员工虽然经验丰富,但其体力、反应、灵活性方面,无法与年轻人相比。而35岁以下的员工可塑性强,易培训开发,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他们学习能力强,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维。作为企业,考虑更多的是经济效益。年轻人的效率比年长的高,自然会更多地选用年轻人。

35岁以上的,社会上总有适合她们的岗位吧?

有招聘负责人认为,35岁以上的应聘者往往缺乏工作激情和创造力,工作效率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因为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容易凭自己的资历优势,使上司认为不如年轻人那样容易管理。有单位的招聘负责人则直言不讳:用人单位更愿意用薪水要求低一些的年轻人,能够节约企业成本。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35岁以上求职者在人才市场上“不被看好”的状况,并且年龄越大,求职的难度也越大。

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指出,所谓的35岁底线,多是用人单位造成的,有一种跟风的心态。如果招聘广告大部分都有年龄限制,那么就会慢慢影响到这一年龄的人的心理,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不好风气。

高层岗位偏爱大龄

但是,有35岁以下要求的岗位,大部分知识技术含量并不高,年轻就容易成为优势。而高层岗位往往都需要有技术、有特长、学历或职称的,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在流动时是不会受年龄限制的。

41岁的吴军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还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月薪8000多元。他说,IT这个行业越跳收入就越高,自己有比较好的证书,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跳槽换个工作并不难,在35岁以后,他已经换了两个单位了。

在一些专业招聘期刊上也看到,比如一家科技公司招机械工程师,年龄要求是25~40岁,要求“具有2年以上精密机械、机床结构设计经验,或4年以上大型非标机电设备结构设计经验”,要求、标准定得相当细。

而一些猎头公司表示,他们的目标也主要是这个人才是否适合企业的需求,年龄上也没有硬性的35岁以下要求。

建议

把危机变成机遇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其实35岁到50岁之间才是发展职业的黄金期,在35岁以前找好职业,有十多年是真正出成果的时期。

心理学家张清芳认为,心理学上讲中年危机的概念,可能讲到35岁很容易和这个概念连接起来。其实危机是用得非常玄妙的一个词,通常一般人讲危机是一个危险,但也可以把它分开来看,危是危险,机是机遇。

出了问题说明是好事情,是因为要有更高的发展,你要寻求更上一层楼,那么你怎么样去处理这个危,然后把这个危变成机呢?就是要去规划一下,十多年来乱七八糟做了一系列的事情,你到底要做什么,你到底长处在哪里,你要自己理清,你要给自己人生的发展穿成一条线,那别人才知道我们需不需要你这样的人,所以它应该是双赢的一个关系:我去寻找一个职业,我应该能够从我这个职业的发展、人生的发展上面实现我人生的一个理想;企业,招到一个人,你一定要给我创造价值。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得比较好,这就是机遇。


(资讯责编:彭丹丹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