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国家机密为何成为排污企业的隐身衣

2013年年底,湖北省武汉市通过当地媒体发布该市有史以来最大的环保罚单——“某企业”废水超标排放被罚121.5万元。对此,当地市民王先生较上了劲:“某企业”是何方神圣?几次找有关部门并要求信息公开的王先生,仍没有得知“某企业”的大名。武汉环保部门向超标排放企业“开刀”,开出“面值”121.5…


2013年年底,湖北省武汉市通过当地媒体发布该市有史以来最大的环保罚单——“某企业”废水超标排放被罚121.5万元。对此,当地市民王先生较上了劲:“某企业”是何方神圣?几次找有关部门并要求信息公开的王先生,仍没有得知“某企业”的大名。

武汉环保部门向超标排放企业“开刀”,开出“面值”121.5万元的环保罚单,本应赢得掌声。然而,其以“国家机密”的名义拒绝公开污染企业名称,却让赞誉瞬间化为乌有,变成了疯狂的吐槽和拍砖。显然,靠“国家机密”很难帮助污染企业“隐身”,更难以服众。

排污企业为何成为国家机密?对此,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解释是“这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性质敏感,不便透露。”其实,行政处罚根本不会涉及企业的生产内容和商业秘密,把企业产品敏感作为涉密的理由无疑苍白无力。

事实上,在该企业“一而再,再而三”的污染超标,且已经进入环保部重点监测名单的情况下,更让人产生国家机密是让污染“隐身”的怀疑。

“国家机密”涉及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理应严格保守。但是,乱戴“国家机密”的“帽子”,有逃避信息公开义务的嫌疑。事实上,在资讯爆炸性传播的当今时代,以“国家机密”为由,也难帮污染企业“隐身”。希望当地环保部门积极回应公众的知情诉求,不要再拉“国家机密”的大旗作虎皮了。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国家机密 企业污染 商业机密 2014年02月10日 08:3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