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春晚成为“国家项目”意味着观众的呼应

备受瞩目的201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于马年除夕之夜盛大直播。今年央视春晚创意迭出,亮点纷呈,从外聘冯小刚(微博)担任总导演、赵本山任语言类节目导演、张国立加盟主持人,到晚会开场先播专题片《春晚是什么》,从苏菲玛索、李敏镐等外国大牌明星献唱,到延续几届春晚草根圆梦环节,多家卫视选秀冠…


备受瞩目的201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于马年除夕之夜盛大直播。今年央视春晚创意迭出,亮点纷呈,从外聘冯小刚(微博)担任总导演、赵本山任语言类节目导演、张国立加盟主持人,到晚会开场先播专题片《春晚是什么》,从苏菲·玛索、李敏镐等外国大牌明星献唱,到延续几届春晚草根圆梦环节,多家卫视选秀冠军齐聚PK,等等,无不令观众耳目一新,引来热议如潮。

央视春晚是为全国观众奉上的一道春节文化大餐,用“众口难调”来形容烹制春晚大餐之难,可以说再确切不过。每年打造春晚,就几乎成为央视的一场绕不开的“冒险”,无论是持重平和,还是锐意创新,无论是铺陈“喜大普奔”式的繁盛华美,还是力求语言类节目凸显警世意义,春晚最后呈现出来的节目,都只可能获得部分观众的喝彩,同时迎来另一些观众的吐槽,而即便是为春晚喝彩的观众,也并非对春晚的所有节目都不吝点赞,对其中另一些节目也可能大皱眉头。既然央视办春晚基本上是费力不讨好,同时不少观众“骂春晚已成为一种时尚”(冯小刚语),那么,春晚为何还要继续办下去?

据报道,今年央视春晚的规格有所提升,已被正式确定为国家项目,这是央视举办春晚以来的第一次。这意味着央视春晚的性质更明确了,地位更重要了,它就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样,承担着展示中国形象、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功能。如有关专家所说,从1983年诞生之日起,央视春晚实际上就是“国家春晚”,被赋予了组织、策划各族人民、各地百姓、各个群体共同参与春节大联欢的意义,因此,今年央视春晚成为国家项目,并非突然被大幅“拔高”,而是对其30多年来所承担功能的确认和强化,是央视春晚“名正言顺”的定位。这同时也意味着,就像每个国家主办奥运会都要举办开幕式一样,中国每年都要由央视举办一场春晚,这样的国家项目不但不会停办,而且还要保证办好,办出足以代表国家水平的样式和内容来。

明确了央视春晚的这一性质,对春晚之“众口难调”也就能有更深切的理解。作为一个组织全国公众春节大联欢的国家项目,央视春晚首先要吸纳、包容全国各族人民、各地百姓、各个群体对于春节联欢的不同需求,其次要创新多元化、多层次的节目形式,深入反映、整合纷繁芜杂、丰富多彩的现实内容。主办者不只是从举办一台联欢晚会的角度,也不只是单纯服从于艺术的标准,而是要综合考量意识形态、社会教化、文化娱乐、传统与现代、草根与精英、民族性与国际化等多重因素,统筹兼顾,平衡协调,提炼萃取,融会贯通,最终才能制成一台体现“国家项目”意义、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并尽可能获得观众肯定、支持的综艺节目。所以,央视春晚注定了不是一个“单纯”的节目,它承担的诸多功能非外力刻意附加,而是由它身为“国家项目”的性质决定的。

另一方面,当央视春晚成为“国家项目”,也使全国观众对春晚的关注、期待、议论、吐槽、“笑骂”具有了更为宽泛的内涵,意味着全国观众与央视春晚的这些呼应,不只是在对一台电视节目品头论足或调侃开涮,而是在对一个重要国家事项行使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是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参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专题片《春晚是什么》中马云说得好,“对春晚的批评就意味着对春晚的关注,一边挑着毛病,一边还看着,这恰恰说明它的重要性”,观众给春晚挑毛病、骂春晚成为一种时尚,恰恰说明观众关注春晚的热情不减,参与春晚的积极性不减。央视应当倍加珍视观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以观众的批评为宝贵财富,以社会舆论压力为巨大动力,继续实行开门办春晚、全民办春晚方针,把春晚办成一个诠释中国符号、彰显中国风范的文化盛事,一个包容博大、多元共享的公民参与大舞台。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央视春晚 国家项目 2014年02月04日 08:5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