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衡阳市南岳区获悉,从今年秋季开始,南岳区在衡阳市率先实行高中教育免除学费和教材费的政策。
目前南岳区仅有1所普通高中——区一中,此次免费对象为被区一中录取的区内户籍学生和少部分区外优质生源,全校控制在1000人以内,免费项目为学费和教材费,住宿费、教辅资料费、生活费等不在免费范围之内。目前南岳普通高中学费和教材费合计约为每生每学年2400元,按招收学生1000人测算,每年将增加财政投入240万元。
另外据报道,湖南省还有两个地方的高中教育实行免费。一个是韶山市。2012年秋季开学起,韶山全面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免除高中阶段学费。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韶山是湖南首个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县级市。
再一个是湘西吉首。2011年3月,湘西吉首也宣布将逐步实现免费高中教育。目前已对具有吉首市户口学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村户口和家庭困难城镇户口高中学生免学费,并计划逐步扩大免费内容和范围,到2015年实现高中免费教育。
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的基础上,这些地方率先对高中教育实行免费,表明了当地政府对于教育民生的高度关注,其示范意义不可小视,有望推动两个方面的重大进步:一是在教育公平方面迈出新的进步,基本教育水平得到提升。使得农村和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又能延伸到高中阶段,不致于因为贫穷而辍学,从而可能最大限度的扭转城乡教育不均衡的问题,以及重点校问题。
二是有助于回归教育本真,防止“功利化”倾向扩大。政府对于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将会使学校、校长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育人方面,而不必去为“钱”发愁,尤其是怎么在学生、家长身上打主意。如果逐步实现了校园内各个方面的免费,比如生活费、住宿费等,也会让乱收费逐步失去市场。
习总书记去年在湘西考察扶贫时,曾提出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对于落后地区来说,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不只是关乎当前,更关乎长远;不只是关乎一代人,而是代代人。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来说,人才始终是核心的竞争力。如何培养更多更有用的人才,尤其是在基本教育方面,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应该给予更多的保障。
看看这些地方的积极作为与举动,让我也想起少数地方的不作为。比如有少数地方还拖欠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教师还罢课;比如有少数地方孩子要背着课桌去读书;比如有的地方学校破败不堪;比如有的地方孩子因为贫穷读不起书,等等。而转身看看自己坐的办公大楼,坐的公车,生怕委屈了自己的官员们,有没有一丝丝的不安呢?
发展教育是一个长远的事业,少一些口号,少一些功利,少一些僵化,多一些实际,多一些创新,多一些投入,中国梦的篇章将会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