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小丑当家”的中国电影“自愚自落”

“国家保护”更加“私人定制”,“小丑当家”的国产电影令中国观众“别无选择”。在如此国情电影市场下,中国电影遭受的危害,不仅造成了国产电影“有票房无品味”、“内热外冷”(国内市场火红,海外市场冷冻),而且必将进一步恶性强化国产电影的“自愚自落”。2013的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全国总票房…


“国家保护”更加“私人定制”,“小丑当家”的国产电影令中国观众“别无选择”。在如此国情电影市场下,中国电影遭受的危害,不仅造成了国产电影“有票房无品味”、“内热外冷”(国内市场火红,海外市场冷冻),而且必将进一步恶性强化国产电影的“自愚自落”。

2013的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全国总票房、国产片票房双项“同比增长”,就整体而言,当是“喜势”。

然而,同时又出现了两个异常:其一,2013年,尽管票房同比增长27.51%,平均上座率却只有15%,这是一个极低的上座率;其二,在内地银幕增加5077块的前提下,12月全月总票房约为21.4亿元,远不及2012年12月的25.5亿,这是近五年来,12月票房的首次负增长,并且是在最近十二年里,12月份票房首次未成为全年月冠军(低于2013年的2月和5月)。

要追问上述异常的原因,不妨先看一位观众诉说在2013年最后一天的观影经历。她说:“手中还有两张影院赠票,将于2013年的最后一天过期。到了定点影院发现,排片计划简直奇葩到了极点,只有《私人订制》《警察故事2013》《青蛙王国》三部电影。再看看圣诞档期美国的排片计划,《华尔街之狼》《美国故事》……佳作不断。顿时感觉手中有票,心中有泪。”(2014年1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

这位观众所遭遇的影院排片情况,在这两年的黄金档期是“普遍规律”。在不得不扩大海外影片限额的前提下,为了保护国产片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有关方面在国内院线推行“国产片保护月”,致使国内观众在贺岁档、春节档、暑期档三大黄金档期“几乎看不到进口大片”。在这个“国家保护”层面上,还有某些“私人定制”的保护措施,使某些导演和片商的“国产大片”成为国内观众黄金档期的“别无选择”。

在2013年,春节档上映的周星驰的《西游降魔》、暑期档上映的郭敬明的《小时代》和贺岁档上映的冯小刚《私人定制》,首映后口碑均不好,但却以超高排片量“坚挺”在院线上。《西游降魔》被评论为“江郎才尽、吃老本的周星驰电影”,却在春节档期大放特放,终于以“一片独大”,收获12.46亿票房,成为2013年全国总高票房影片。郭敬明的《小时代》是影评人和观众一致公认的“垃圾烂片”,从首映到下线都被一致恶评,却被院线坚挺,收获4.88亿票房,位列2013年国产片票房第7名。冯小刚的《私人定制》首映后出现一边倒的恶评,致使片商股价严重跌,但其上映最初拥有50%以上超高排片比,目前仍在全国拥有12%左右的排片比,票房正向7亿元冲刺。

在目前“国情电影市场”,“国家保护”加“私人定制”的“霸王排片”,违背市场规律,不仅剥夺了观众的选择权,而且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有机淘汰机制,这才会出现近年国内电影市场“烂片高票房”、“恶评创票房”的奇观。观众在黄金档期遭遇的“霸王排片”,实质上调控排片的管理者“看人不看片”,它造成的恶劣结果不仅是令观众面对“烂片”别无选择,而且恶性促进烂片生产。

因此出现非常讽刺并且令人无奈的现象,这部“炒冷饭,了无新意”、“三个短段子加一段朗诵”的《私人定制》是冯小刚口碑最差的电影,却也是冯小刚票房最高的电影。冯小刚面对业界人士和观众一边倒的恶评,对《私人定制》的粗制烂造毫无反思,反而公开宣称“我随随便便拍一部电影就卖了4亿,我认认真真拍一部电影却不卖钱”。在这样的“国情电影市场”培养下,观众还能指望导演们认真诚意拍出佳作大作吗?

更需要注意的是,在观众面对“烂片”别无选择的时候,这两年国产类型日益转向以低级搞笑为主题的“审丑喜剧”畸形时代。迄今为止,国产片票房的第一位《人再囧途之泰囧》和第二位《西游降魔篇》,还有争第一位未成功的《私人定制》,走的都是低级搞笑娱乐片制作路线。史诗性的悲剧片,需要深厚的文化资源作前提,必须以人生社会的深刻洞见为底蕴,它正是电影艺术最见功力、最见品味的类型,是电影中的真正高端产品,但是现在国产片中严重边缘化。

现在国内导演奉行的口号是“不为拿奖拍片”,说白了就是“只为捞钱拍片”。“审丑喜剧”在中国电影生产中“一花独大”,就是因为“随便拍都赚钱”。导演们的拜金主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被罩上了“观众需要乐子”的幌子。但是,观众花钱看电影,真是“只需要乐子”吗?观众需要乐子,难道需要的就是目前这些霸占国内电影银幕的低级恶俗的“乐子”。借用冯小刚的《私人定制》中的话来说,中国观众真的只能在中国电影人“恶心自己”拍出来的电影中“找乐子”吗?

2013年出现“贺岁档期不给力”,表明“别无选择”的中国观众面对“小丑当家”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严重“审丑疲劳”(准确讲是“厌弃”),令影院“伤不起”的低上座率是势之必然。

“国家保护”更加“私人定制”,“审丑喜剧主流化”的国产电影令中国观众“别无选择”,在如此国情电影市场下,中国电影遭受的危害,不仅造成了国产电影“有票房无品味”、“内热外冷”(国内市场火红,海外市场冷冻),而且必将进一步恶性强化国产电影的“自愚自落”。


(资讯责编:丁俊龙 )
标签:中国电影 小丑当家 自愚自落 国产 票房 2014年01月10日 08:30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