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国际 > 正文

历史规律:日本每逢转身必定死磕中国

日本首相安倍继参拜靖国神社之后,又参拜了日本的心脏——神道教圣地伊势神官,他在这次新年讲话中,向中韩象征性地释放“善意”之后,旋即表达了修宪决心。几乎与此同时,内阁宣布了“备军”大计——将日本周边数百个“无主岛屿”国有化,扩建离岛“机动团”、预备部队,连预备役民兵的兵饷怎么发放…




日本首相安倍继参拜靖国神社之后,又参拜了日本的心脏——神道教圣地伊势神官,他在这次新年讲话中,向中韩象征性地释放“善意”之后,旋即表达了修宪决心。几乎与此同时,内阁宣布了“备军”大计——将日本周边数百个“无主岛屿”国有化,扩建离岛“机动团”、预备部队,连预备役民兵的兵饷怎么发放都计划得明明白白。

由此可见,这位日本政治强人是铁了心、一板一眼地带领日本“富国强兵”。日本在安倍内阁执政期,再次进行“历史大转身”势不可挡。

从历史上看,日本曾完成多次“大转身”,安倍誓死要做的事并非史无前例。而纵观古近代史,日本每次“大转身”,必死磕中国,这亦几乎成为另类历史规律。

何出此言?史实为证。

元时生狼念,明时起盗心,但“夙愿以偿”却在清——这就是“往事越千年”中,日本瞄准中国完成的“历史三级跳”。

两宋灭亡前,中国是日本的榜样。日本对汉唐文明顶礼膜拜,对宋文化也是崇拜有加,据称北宋时期,日本女子尚以借种中国男人为荣。南宋灭亡后,日本还曾为“华夏陆沉”举国致哀,全体国民身着丧服,西跪三日。

对于那时中国,日本除了榜样破灭的遗憾,另外还有此消彼长的心理转折。忽必烈灭宋后,驱战船直取日本。借助“神风”——其实也就是台风,日本两次横扫蒙元远征军。通过抗元,日本大大提振了战胜草原帝国及亚洲大陆军队的信心——既然蒙古帝国能灭中国,而蒙古远征军又是日本手下败将,那么日本凭什么不可以统治中国呢?

——此可谓日本的第一次历史转身。

百年之后,虽然朱元璋率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在日本人的眼里,已经失去“正溯地位”。大明文明已不再是他们崇尚的正统华夏文明了。他们认为亡国之后的华夏已经不纯了,只有他们能取而代之。

明朝时日本虽然也是与中国来往频繁的国家之一,但目的已经大不同。不是为了取文化和制度经,而是直接奔钱。此时日本,成为第一个对中国进行海上打劫的国家。烧杀抢掠的倭寇成分虽然大多是日本浪人,但日本政府大多情况下听之任之,并不配合明政府剿灭。原因在于他们对大明政府也不以为然,从骨子里也是不服的。

为什么明朝没有令日本真正臣服?

除了上述华夏正统分歧原因,关键还在于日本失去了对明朝的政治敬意。抛开综合国力,仅就政治而言,除了朝鲜,再没有任何国家向大明学习;日本对盛唐中国政治充满敬意,对明中国的政治不屑一顾。今天你可以说“隋唐在日本”,但“明朝顶多在韩国”。

因为日本之失去了对明中国的政治敬意,所以“服气”二字不可能从他们的心底萌生……与大明并行的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康,曾致明中国国书,其语尽显狂妄。甚至认为日本可以取代大明,成为中华正溯。1592年,为实现取代中国统治东方的野心,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采用德川家康方略,挥军大肆入侵朝鲜,应朝鲜请求,明政府派兵“抗日援朝”。虽然明军几经增援,帮助李家皇室,取得“朝鲜卫国战争”胜利。但日本挑战中国的野心却得到开宗明义的张扬。

——此系日本的第二次历史转身。

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在十九世纪末发生巨变。此时时局,已不是蒙元中国要不要征服日本的问题,而是日本把征服中国正式纳入时间表。

这首先是因为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草原帝国日渐衰落,海洋国家接管世界。

十九世纪中叶,即1840年中英战争发生时,中国人终于亲身体验到“天朝”的天敌从草原转到海洋。但天朝人没有料到,天朝的最要命天敌竟然不是远在天涯的西洋,而是尽在咫尺的东洋,小小海洋岛国日本卷土重来。十九世纪下半叶起,经历了西方文明洗礼、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终于成为中国的第一外患,“草原民族般的狼道”加“海洋国家的新文明”,使“此日本已非彼日本”。甲午一战,日本毕其功于一役,取代英国,成为清国“准宗主国”。

——至此,日本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第三次历史转身。

从中国的角度看,日本的三次历史转身,前两次对中国触动不深,而第三次却对中国几乎产生了“摧枯拉朽”的影响。

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真正进入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两千岁高龄、僵而不死的中国封建政治制度,也是甲午战争撬动的。如果说英国人发动的鸦片战争还没有让清人清醒过来,那么,中日战争则彻底扯去了老大帝国遮羞布。正因为甲午战争的惨败,中国朝野上下才正式直面富国强民的根本——政治体制这道“过不去的坎儿”。

可以说,没有甲午战争,就没有戊戌变法,也就当然谈不上后来中国青年的“留日潮”,以及以留日生为主力、以东京为大本营、推翻中国两千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这是日本三次死磕中国、为中国带来的唯一一次“反转身”,实可谓“痛定思痛、知耻后勇”。

而今日日本,其“苗条身段”乃是太平洋战争“转身未遂”后,为美国所塑就,但是安倍要“丰满日本身段”,再次进行历史大转身,却不死磕美国、而依然像他们的祖先一样死磕中国,个中原因,耐人寻味。今日中国,在安倍眼里,是元、是明、还是清?可以肯定的一点,他绝不会将今日中国与他们祖先顶礼膜拜的文明先师盛唐相提并论,不然则不足以傲慢如此、野心陡起、而敬畏之心全无。对如是安倍,如是日本政府,中国不应存“不战而屈之”幻想,更不应把“阻止安倍军勃”寄托在国际社会身上,自助者天助,自强者不惧外强,在日本这次势不可挡的历史大转身中,中国成为“靶子”还是“终结者”,完全取决于“硬碰硬”的自身质地。


(资讯责编:丁俊龙 )
标签:日本 中国 死磕 历史规律 安倍 2014年01月08日 18:09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