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评论:“呵呵”背后是回不去的乡土中国

近日网友评出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没有之一,就是“呵呵”。“呵呵”这个词,作为网络和短信聊天中使用相当频繁的一个词,你一定没少用过。它从最初单纯的拟声词逐渐演化得“意味深长”。有网友声称,在平时生活中,这个词只有一个用处,用来以最大的效果激怒对方,践踏对方全部的热情。华东师范大学…

近日网友评出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没有之一,就是“呵呵”。“呵呵”这个词,作为网络和短信聊天中使用相当频繁的一个词,你一定没少用过。它从最初单纯的拟声词逐渐演化得“意味深长”。有网友声称,在平时生活中,这个词只有一个用处,用来以最大的效果激怒对方,践踏对方全部的热情。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12届毕业生汪奎,曾以《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为题,撰写了自己的硕士论文。网络聊天中的一句“呵呵”,竟能登上学术研究的大雅之堂,这可能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

“呵呵”虽说只是个语气词,但背后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潜台词,这个词值得中文系的学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也值得社会学研究者从中看出人情社会的变迁。

有一句话,在网上流传很久了———“流言止于智者,聊天止于呵呵”。如今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多在朋友圈里为对方的靓照点个赞,在微博上给别人晒的美食给一句好评,或是过年过节时,给QQ好友通讯录群发一句新年快乐。发短信拜年的,较之以往都少了许多,更别提拿起电话,听听对方的声音了。

认为“呵呵”背后是回不去的乡土中国,绝非为赋新词强说愁。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并非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有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到礼治秩序,再到血缘和地缘,这正像是我们曾经从小生长起来的环境。

生活在老北京四合院里的人们,都有浓重的乡里情节,谁家有事都会互相有个照应。东家长西家短中,不止是互通信息的有无,更是互相关爱的基础。试问,你和邻居家二大妈聊天的时候,会用一句“呵呵”来回应吗?

现代人之所以总喜欢说“呵呵”,多半是为了化解聊天时的尴尬与自嘲。无话可说时,“呵呵”成了最佳的替代品。而这种无话可说的背后是人们之间人际关系的逐渐陌生化。人们常常调侃,女神面对备胎屌丝,经常说“呵呵”,其实人们面对许多未联系的熟人的问答,也只能用一句“呵呵”来化解。

曾经的乡土中国,人们的人际关系,从出生的一刻就大致固定了下来。老邻居是三五十年不变的亲朋,老同学是幼儿园起的挚友,父辈的叔叔阿姨看着自己长大,而自己的孩子也和邻居家的小朋友自然打成一片。人情社会在那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迁徙成了中国社会变迁中最重要的因素。即便没到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时候,或许你儿时的小伙伴们已经纷纷离开故乡,到其他地方去寻找自己的梦想。

而现代都市里的人际关系更加趋于冰冷和格式化,面对曾经故友逐渐变为路人,人们交际的圈子越来越限于家庭的小范围,可独生子女政策下越来越小的家庭,也让能说一句知心话的人越来越少。试问,面对这样一种现实,除一句“呵呵”,谁能解忧?

回不去的乡土中国,是城镇化变迁中必然的结果;而留不住的人情,停不下的“呵呵”,却未必是人们真正想要看到的,明天的中国。



(资讯责编:范莹 )
标签:呵呵 网聊词汇 乡土中国 2014年01月04日 00:3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