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国际 > 正文

2014:中日从一个甲午到另一个甲午

随着2014新年钟声的敲响,日本的日历翻开“甲午年”的第一页;中国也将在农历春节后进入甲午年。很多观点认为,120年前甲午年的一场战争,让中日国力彻底逆转,中日进入长期的战争状态。而今,中日纷争不断,摩擦频发,军备竞赛意味浓厚,新的甲午年中日似乎又站到了战争的边缘。2013年最后一天,在中…


随着2014新年钟声的敲响,日本的日历翻开“甲午年”的第一页;中国也将在农历春节后进入甲午年。很多观点认为,120年前甲午年的一场战争,让中日国力彻底逆转,中日进入长期的战争状态。而今,中日纷争不断,摩擦频发,军备竞赛意味浓厚,新的甲午年中日似乎又站到了战争的边缘。

2013年最后一天,在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1894年,也就是120年前的甲午年,在中国历史、日本历史以及中日关系史上,都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促使东亚秩序发生变化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25日持续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两国签订《马关条约》,清朝“赔偿”两亿两白银。

在日本,甲午战争被称为“日清战争”,是近代日本经历的第一场对外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战争赔款又进一步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实力,一举成为亚洲强国。据记载,战争赔款中的84.5被用于战争费用和军备扩充。战前战后日本的国民心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战前,很多日本民众对这场战争持怀疑态度,但随着“捷报频传”,日本各地举行了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帝国万岁”成为流行语,连儿童玩具都充满战争色彩,日本民众的好战情绪被煽动。

在中国,甲午战争彻底给洋务运动画上失败的句点,给中国带来空前严重的危机,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也加速了清朝灭亡的脚步。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中国成为列强鲸吞蚕食的对象,民众心态也受到严重打击。一般认为,甲午战争前,中国国力强于日本,而甲午战争后,中日国力出现逆转。

2014,又一个甲午年,又一次中日国力逆转。不过,这次是中国超过日本,已经在4年前的2010年实现。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年注定将成为中日关系史中具有象征性意义的转折点。日本与中国形成明显反差:经济低迷、各种社会问题凸显,日本人的优越感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心理落差。

2014,又一个甲午年,又一次国民心态的调整。中国游客在日本旅游、消费,成为日本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中国游客强大的消费力和购买力,给日本民众留下深刻印象。中国高铁速度不断突破,已经远远超过日本。日本民众对此中日关系显得心情复杂。今后,无论是“中强日弱”还是“中日双强”,都是不同以往的新座次,双方民众的心理调试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令人忧虑的是,2012年9月11日,日本民主党政权的野田佳彦首相通过对钓鱼岛实现所谓的“国有化”,狠狠地伤害了中日关系一把;2013年12月26日,日本自民党政权的安倍晋三首相通过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再次狠狠地伤害了中日关系一把。那么,2014年呢,也就是又一个甲午年到来的时候,日本是不是准备直接挑起局部军事摩擦,一方面用向美国示“弱”(好似遭到中国的欺负)的方式追求“强”化日美军事同盟的目的,另一方面再一次狠狠地伤害中日关系呢?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日本,这次是还要制造事端打响“第一枪”呢,或是制造事端逼迫中国打响“第一枪”呢?这些,都不得不给予高度的警惕。

面对甲午,我们知道和平的重要。面对甲午,我们也知道和平很多时候是需要用鲜血乃至于生命去从保卫的。


(资讯责编:丁俊龙 )
标签:中日 甲午战争 2014 甲午年 安倍晋三 2014年01月02日 09:1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