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大国。大国有大国的治理模式,国家的治理模式如何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个课题。大国只可能借鉴大国模式。环视全球,有比较意义的恐怕也就只有美国和俄罗斯。
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市场经济发育最充分的国家,美国的资本市场是全球经济的风向标,华尔街感冒,全世界投资者吃药;所以美国的经济模式不是你要不要借鉴的问题,而是你能不能借鉴或者是否有条件借鉴的问题,不管借鉴不借鉴,都是一套指标体系在那里摆着。就冲着中国是美国的头号债主,就冲着美国是中国的头号贸易国家,就冲着有那么多的公司在美国上市,美国政府信奉的任何经济学理论都是我们必须研究的对象,尤其是将美国经济带入繁荣周期的里根经济学。
里根是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总统,里根并不是个经济学家,本人出身是个演员而且不算施瓦辛格那样成功的演员,里根以美国演员工会主席的身份从政,当选总统时已经年入古稀,但是里根信奉供应学派的理论,崇尚自由市场理论,反对政府干预主义;所以在总统任上,美国经济的活力大增,创新气氛弥漫社会,汽车巨子艾柯卡被奉为民族英雄,企业家精神被彰扬得无以复加,为美国梦打上了浓烈的金元色彩。里根的主张得到了同为保守阵营的英国撒切尔夫人的呼应,号称铁娘子的英国首相在大西洋彼岸启动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进展,把英国社会的市场资本主义推向新阶段。英美两国一时风头十足,无人比肩,无论里根还是撒切尔夫人都是本国威望最高的也是最成功的政治家。
中国从来没有为领导人贴经济学理论标签的习惯,但是2013年有关“李克强经济学”的说法在坊间不胫而走,始作俑者是巴克莱银行,该行的中国经济学家在向客户介绍中国经济状况时把李克强上任后的一些做法作了提升,概括成为“李克强经济学”,简言之就是:不刺激,去杠杆,促升级。其时,中国经济正处GDP下滑期间,4万亿后遗症显露无遗,巴克莱的归纳不无是处但却以偏赅全,因为仅仅以不作为为李克强定调,GDP必下3%无疑,中国崩溃论必然成立,水皮杂谈发表文章直斥巴克莱之谬,提出如果一定要为李克强作经济学理论总结,则放开管制、放开准入、放开市场才是真正精髓。贷款利率下限放开是放开管制,而开放民营银行则是放开准入,至于放开市场则以下限GDP就业和上限CPI3.5%为线,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行政干预退出市场的标志就是国务院常务会几乎每一次均在下放或取消行政审批。结合三中全会推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个都是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重要基础的表述,混合经济这个来自欧洲的概念基本上就是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中国版本,至于中共中央决议成立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更表明,中国经济将更自由、更开放、更具活力,里根经济学在中国大有作为。
俄罗斯不能和美国比,尤其是经济总量,但是在全世界范围敢公开对美国说“不”的国家而且能够说“不”的国家非他莫属,俄罗斯能从前苏联的崩溃中恢复到今天的地步,普京居功至伟,普京的强势对于俄罗斯的重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普京是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突然出现在大家眼前的奇迹,这个克格勃出身的俄罗斯男人从叶利钦手中接过核按钮时不过四十岁出头,没人想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个子体内蕴藏的能力会如此巨大,不仅把霍多尔科夫斯基投入了大牢而且把别列佐夫斯基赶到了英国,前者作为尤科斯石油公司的总裁号称俄罗斯首富,而后者则因为左右叶利钦集团号称无冕之王,叶利钦在竞选中能够弱势翻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两人控制的电视台的宣传攻势,而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得叶利钦在当选之后力不从心,国家也处在分崩离析的危险状态,普京可谓临危受命。霍氏坐大牢在西方眼中是侵害人权,别氏丧命在西方眼中更是迫害政敌;普京在西方眼中是个独裁者,一个国家利益为上的独裁者,但是没有人关注他是左派或者右派,因为他哪派都不是,正如你不能把李光耀划入社会主义阵营或者帝国主义阵营一样。俄罗斯这样的政治大国需要铁腕领导人,需要秀肌肉的普京。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是新时期中国政府应对国际国内局势的必然选择,某种程度就是国家力量的体现,安全、稳定的保证,离开这个保证,一切都是空谈。
普京+里根,对于大国治理模式而言是否理想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020年从2013年开始,2013年是中国梦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