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登陆
注册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科考队员赴南极随身带乡土 演绎“长城之恋”

发布者:sohu.com                  
刘志刚在南极长城站进行气象监测。吴丽侠供图刘志刚的爱人吴丽侠正在用手机QQ和远在南极的爱人聊天。肖光明摄刘志刚用爱人传授的“秘诀”土豆片敷脸,来治愈紫外线伤。(吴丽侠供图)中新网秦皇岛12月28日电(记者陈国林王宝德肖光明)“他昨天去了企鹅岛,由于紫外线太强,脸部皮肤晒伤了。他问我怎么办…
刘志刚在南极长城站进行气象监测。吴丽侠供图
刘志刚在南极长城站进行气象监测。吴丽侠供图

刘志刚在南极长城站进行气象监测。吴丽侠供图
刘志刚的爱人吴丽侠正在用手机QQ和远在南极的爱人聊天。 肖光明 摄

刘志刚在南极长城站进行气象监测。吴丽侠供图
刘志刚用爱人传授的“秘诀”土豆片敷脸,来治愈紫外线伤。(吴丽侠供图)

  中新网秦皇岛12月28日电(记者 陈国林 王宝德 肖光明)“他昨天去了企鹅岛,由于紫外线太强,脸部皮肤晒伤了。他问我怎么办,我说涂点药膏吧,如果没有药膏就敷些土豆片。”

  吴丽侠切菜时发现土豆片有杀菌消炎作用,就把自己的偏方推荐给了远在南极的丈夫。她的手机一天到晚挂着QQ,等待丈夫汇报每天的情况,发送铲雪或者观测气象的图片。今天早上七点钟,手机出现了他被晒伤的期待心疼的脸。

  从中国的万里长城到南极洲的距离有多远?约1.8万公里,但对于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的气象观测员吴丽侠来说,那只是一颗心的距离:人在天涯,心在咫尺。

  一个月前,她的丈夫刘志刚另一位资深气象观测员,以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的身份启程远赴南极。从那天起,在燕山东麓古长城脚下长大的吴丽侠,知道了地球的那一边有个长城湾,有中国南极长城站,有企鹅、海豹和海鸟,常年冰雪覆盖,吹着10米/秒(5、6级以上)的风。

  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由241人组成,将执行科学考察任务41项,南极后勤保障以及工程建设项目12项。刘志刚所在的小分队一行13人,他是唯一的专业气象人员,负责所有气象资料采集,通过卫星网络传输给国家海洋局,并负责所有仪器的维修与维护。此外,他还担任考察队党委中的支委,负责队友的党员生活。

  吴丽侠清晰地记得丈夫的行程。11月30日,他们从北京转机到巴黎,然后乘坐国际航班到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又从蓬塔军用机场乘大力神直升机飞赴南极乔治王岛,12月6日抵达中国长城站。作为越冬队,他们将于2014年初回家,科考总时长约518天。

  比山上传说中的孟姜女幸运,地球村时代,天各一方的人联络已不是问题。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之一的南极卫星网络通讯系统已在几年前建成使用,吴丽侠可以给丈夫打卫星电话,主要通过QQ聊天,但受带宽限制目前上海卫星地面站一般不允许视频聊天。

  2013年元旦临近,中国北方数九寒冬,遥远的南极大陆却是相对温暖的夏季。也许机缘巧合,两人守望着同一个天空,守望着各自身边的“长城”。两地白天气温基本都在摄氏0度以上,夜晚都降至零下十几度。时差整整相差12个小时,便于他们闲暇时通过网络沟通。

  作为科研组组长,除了气象观测外,刘志刚还要每天4次向国家海洋局传送气象资料,分别在当地时间2时、8时、14时和20时,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吴丽侠最担心的却是丈夫的安全问题,特别是雪暴。冬季雪大的时候,积雪会和他们住的楼房一样高。她还叮嘱丈夫,风速20米/秒(8、9级以上)的时候不要出门。

  天气好的时候,刘志刚会去看海豹、企鹅,也去海鸟岛,还到附近的俄罗斯、智利、乌拉圭等国家的南极站互访。他不断把照片传到自己的QQ空间,可以想象他的惬意,令老家的年轻同事很是羡慕。在自己的办公室,吴丽侠给记者翻阅了电脑储存的丈夫照片,也一脸的幸福。

  目前,包括度假的人员,中国长城站共有27人。吴丽侠说,那里没有鲜花和青菜,冬季3个月补给一次,夏季1个月补给一次。蔬菜以土豆、洋葱、胡萝卜、大白菜为主,水果以罐头为主。圣诞节风大,刘志刚没有出门。元旦他们可能开联欢会、包饺子。

  10月份,也就是出发前一个月,刘志刚从家乡邮寄了瓜子、红薯干、杏仁等土特产,想在自己生日的时候与大家分享,但直到目前还没有寄到。

  青龙县气象局位于县城的一个高地,仿佛就是为了眺望远方。阳光明媚的会议室里,至今悬挂着欢送刘志刚的红色条幅。作为河北省参加本次南极科考的唯一人选、赴南极科考的秦皇岛市第一人,他几乎成了当地的英雄。临行前,单位举行了座谈会,燃放了鞭炮,同事们也纷纷送上祝福。

  远行的刘志刚特意在行李中带了一包乡土。他说,到了南极要把这包土放在枕头下,让自己时刻感觉到家乡的气息,时刻以家乡的坚韧与淳朴自励。

  在同事们的印象中,1980年出生在当地农家的刘志刚性格温和,有些内向,热爱运动,经常打篮球。他2003年石家庄大学毕业后,从事了8年多最基本的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直至去年担任县气象局副局长。因为业绩突出,他6次获中国气象局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250班无错情),9次获河北省气象局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百班无错情)。

  据青龙县气象局局长王爱军介绍,在全国遴选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时,河北省142个气象站近千名观测员中,共有3人被推荐。刘志刚通过层层考核胜出,并于今年2月前往黑龙江亚布力基地参加了为期10天的南极科考越冬训练,又于6月在北京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南极科考气象业务培训。

  他认为,刘志刚业务素质过硬,身体素质也好,是最终入选南极科考队的关键。事实上,他2009年就报名参加了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遴选,还参加了第28批的培训,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元旦就要到了,王爱军祝愿刘志刚平安、健康。他说,气象工作者规定不能漏报。我希望他宁可漏报也要保证人身安全。

  局党委书记刘克义也以刘志刚为自豪。他祝愿刘志刚新年快乐,希望他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科考任务。刘克义说,志刚是个多面手,单位很多事情都靠他。他不在,局里同事们如今更忙了。

  1988年出生的测报员吴明浩很羡慕刘志刚去了神秘的南极。他希望“刘哥”每天都开开心心,多传些图片到QQ空间。他说,可惜我出生在南方,身体不能适应极寒地区,多希望也能去南极。

  1951年建站的青龙县气象局是国家基本站,担负着每天24小时航危报和8次测图报等任务。同时负责每天的天气预报制作和发布的气象服务工作。仅仅14个人的单位,职工大多身兼多职,其中刘志刚还兼任财物科长和计算机“专家”。这些工作目前交给了吴丽侠,她还是局办公室主任,向丈夫讨教财物和网络技术问题也是他们聊天的内容之一。

  由于测报班6人实行24小时四班倒,吴丽侠没有周末,休息时间也不固定,只能把儿子刘雨澎送到秦皇岛市的姑姑家,由爷爷奶奶照看。她一个月只能见一次孩子,上周孩子淋巴肿大回家休息了几天,元旦相聚是她的期盼。

  8岁的刘雨澎目前在秦皇岛上小学二年级,已经学会QQ聊天。吴丽侠见过他在QQ里问爸爸:“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刘志刚担心儿子着急撒了谎。吴丽侠以为孩子小没有时间概念,但儿子有一天牙龈肿了,并告诉她“想我爸了”。儿子说,他开始记日记了,把爸爸的事都写了进去,还跟小朋友们讲了爸爸的南极故事。
2012年12月28日 12:45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0)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女人 情感 职场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文化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