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登陆
注册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要闻 > 正文

老龄化的提前到来 “居家养老”已经承担不起

发布者:孟定勇                  
    1980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时候说,老年化现象最快也得在2020年以后才会出现,并且能够做到老有所养。但是事实上中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老年化社会。在发达国家正在为老年化而忧心忡忡,并提出鼓励生育的时候,一些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却反而认为“老年化是中国的福音”、“最好早点到来”,计划…

      1980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时候说,老年化现象最快也得在2020年以后才会出现,并且能够做到老有所养。但是事实上中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老年化社会。在发达国家正在为老年化而忧心忡忡,并提出鼓励生育的时候,一些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却反而认为“老年化是中国的福音”、“最好早点到来”,计划生育是“未富先老”,是开创“未富先老”到“先老后富”的捷径。但是,普通民众面对汹涌而来的老年化,缺乏那些专家的“车到山前必有路,无路我就跳大江。反正早晚是一死,人生不过梦一场”的勇气。调查结果表明,70.8%的人担心老年后生活不能自理,74.6%的人认为养老院数量和养老金太少。


  调查显示87.2%的人对养老现状是不满意的,81.4%的人认为政府投入不足。其实现在的养老现状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2010年中国是8.4个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65岁及以上老人,目前只有城市四千多万老人享受社保,依靠全国8亿劳动力来支撑目前的养老体系。但《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称,14个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收不抵支。


  最早变老的上海、北京,最先遭遇养老危机,在消费如此之高的大都市,上海的养老金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养老金的巨额缺口已成为上海市本级财政的巨大负担。而2035年中国将只有3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老人,养老金短缺将是今后各届政府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政府对养老的投入将是“有心无力”。因此,现在当务之急是反思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让大家“生产”自救。


  同时也可以看出,民众对潜在的养老危机还缺乏充分认识,只有15.6%的人非常了解养老现状,80.2%的人只略知一些。与美国85%的人选择“居家养老”不同,北京只有49.5%的人会选择“居家养老”。其实大多数人内心也是希望与儿女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但由于绝大多数人只有一个孩子,今后一对年轻夫妇得扶养四个(甚至更多)的老人,“居家养老”显然是不现实的。既然长期的宣传是“计划生育好,政府给养老”,因此民众将眼光投向社会,40.5%的人选择“社区养老”,10.0%的人选择“集中养老”。其实社会养老不过是变相的“养儿防老”,还得靠年轻一代养上一代,这是一个“击鼓传花”游戏,家里的孩子承担不了“居家养老”,社会的孩子更加承担不了“社区养老”和“集中养老”的。

 

标签:老龄化 计划生育 养老 2012年12月25日 09:52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0)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女人 情感 职场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文化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