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今年3月14日深夜,听到窗外传来呼救声,租住在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萧岗英华里18号302房的赖某桥和熊成暂停玩电脑,走到窗边,看到对面三楼阳台上站着一个男子。“我们问他怎么了,他说从五楼摔到了那里,让我们过去帮他一下”。赖某桥在派出所接受询问时回忆说,当时室友熊成拿着钥匙出去了一会儿后,就浑身是血地上来了,这期间发生了什么,赖某桥表示不清楚。
半年多过去了,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书还原了这期间的全部过程:2012年3月14日,前一天被公司辞退的河南淮阳人于继学在醉酒后,来到广州白云区萧岗英华里18号楼其同事欧阳亚军居住的502房门口,想讨回工资。当时,于继学大力拍门并反复说“快点出来,我要砍死你”。
欧阳亚军因为害怕,爬窗逃跑时,不慎失足摔到邻楼3楼的阳台上,住在18号楼3楼的熊成发现摔下受伤的欧阳亚军后,下楼欲帮忙解救。在楼下,正好碰到了已走下楼的于继学。于继学叫熊成上楼,熊成不肯,于是双方发生口角。于继学就将熊成踢倒,并拿出水果刀刺了他的胸部一刀,之后逃离现场。熊成挣扎着走回三楼住处求救,终因伤重身亡。
今年11月中旬,于继学因犯故意杀人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须赔偿熊成家属56万余元。当时,于继学明确表示不上诉。
案发后,广州市白云区公安分局新市派出所为熊成申报了见义勇为。但一晃8个月过去了,包括李宁在内的熊成家属一直没有得到是否获批的消息。
前几天,专程从湖北赶来的李宁等家属,在领取熊成案的判决书后,找到了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李宁回忆,基金会当时有一男一女两名工作人员接待了他们,“基金会的人说,材料收到了,但熊成没有被评上,原因是证据还不充分”。
李宁等家属觉得熊成为了救人而牺牲,这在法院判决书已查明的事实、证人证言里都说得很清楚。法院的判决坚定了他们对熊成属于见义勇为的看法。
为此,记者联系了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徐德胜,他告诉记者,熊成申报见义勇为的材料曾提交过两次,第一次提交的材料完全不符合见义勇为的申请条件,第二次提交的材料仍有瑕疵,“目前来说,材料还不够扎实”。
徐德胜说,熊成案引发大家的关注后,他们去查询了相关申报资料,“就熊成这个案子来讲,提交的材料还是有瑕疵。”他说,基金会目前还没有收到法院的一审判决书,没有罪犯的证词,“从目前的材料来看,他不属于见义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