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日本人的纪律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在遵守交通规则这一点上,中国人的自律性确实差于日本人。即使马路上无过往车辆,黑压压的人群仍循规蹈矩地齐刷刷站在斑马线外等待绿灯,不越雷池一步,这样的场景在日本司空见惯。且为了照顾盲人,日本的红绿信号灯均还装有喇叭,绿灯闪烁时会模仿布谷鸟叫声以示提醒。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举国上下奉行节电政策,除了繁华街道及极少数重要的CBD商业圈外,几乎所有街道的红绿信号灯都装上了行人过街请求键控制系统。根据各个路段的人流通过量,在夜间规定时段后(人流通过量比较多的,开启行人过街请求键控制系统的时间会晚一些),信号灯将不自动变化,想过马路就自己按一下请求键,红灯才会变绿灯。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日本只要人车相撞,按照法规均算车主为主要过失方。车得无条件让人,即使明明是行人闯红灯违规在先。在日本,很少有日本人会闯红灯,即使遇到,行驶的车辆也会在4-5米外刹车等候,且车主也不会有鸣笛或者闪灯之类表示抗议或者愤怒的举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自律,源于日本人从小的教育。在日本,幼儿园期间的学前教育除了识字、算术、音乐、图画、手工等内容,还有安全教育(交通规则、防灾防火)、保护环境和热爱动植物等课程,让儿童参与轻度劳动与体能锻炼,这些都属于日本的素质教育内容。老师还会教孩子们识别交通标志、灯光变化代表什么、必须走人行道等基本常识。
日本人从小培养孩子的遵守交通规则意识已见成效。日本小学生放学时,并无老师带队,都是自行列队有秩序地走在人行道上,一路红灯停、绿灯行,走到自家附近或者需要等车回家的汽车站时自动离队。同时,日本的中小学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至少一次交通安全活动,学校也会经常举办交通知识讲座,学习遭遇交通事故时的急救方法,本校和附近社区的孩子们都可以来参加。目的只有两个,一是让孩子们了解到生命的重要性,不光是自己的还有他人的,二是督促每个人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