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近来大热,是不少手机潮人“扫来扫去”的喜好。但在随处可见的“回”字形四方块里,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的下载链接可暗藏其中。这一令人长期忽视的风险,正成为病毒传播的新渠道。
二维码是一种信息编码方式,也是一个载体,其中储存着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内容,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用软件解码后,即可从这个黑白相间的图块中获取相应信息。“但问题是,光从外表看,用户根本无法从一堆马赛克般的图案中判断链接来源,很多人出于好奇心见码就扫,丝毫没有考虑到可能带来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当下很大的一个隐患。
国内一些安全机构已注意到上述问题。 “黑客将带有病毒程序的网址链接生成二维码,用户用手机扫描后会得到该链接,如果进一步点开操作,会在联网状态下使手机中毒,手机里存储的通讯录、银行卡号等信息就会泄露,甚至被乱扣话费、消耗上网流量。 ”安全专家安扬受访时表示。
业内预测,二维码在三年内将会撬动千亿级的市场。但安扬表示,由于二维码的制作非常简单和方便,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制造者可瞬间完成恶意下载链接到二维码的转制。目前专门针对二维码的安全检测工具也已免费推向市场。用户在购物时或在杂志、网站中看到二维码,只需打开一些APP相应的安全应用对其直接扫描,即可交由服务器后台进行安全检测,提醒是否存在恶意代码。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