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31新型隐形战机升空,这是中国第二款第五代战机,表明中国的航空科研能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发动机问题仍然困扰着中国的航空界,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中国就不能成为航空大国。
第五代战机由于研发费用高昂以及技术创新复杂,目前单凭一国之力能研制两款第五代战机,只有美国与中国,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亦只能研发四代半的阵风战机,俄罗斯拉上印度才发展T50战机。虽然中国第五代战机的设备与国际一流水平看齐,但发动机与复合材料的使用却仍然是短板。
第五代发动机要求推重比超过十,使飞机具备超音速与超机动能力,而发动机必须具备超强的可靠性,能够重复使用。美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傲视全球,其预研能力已发展至第七代,相比之下,中国的发动机才刚跨越第三代,包括歼十战机在内的新型战机至今仍然装备从俄罗斯进口的发动机。如果中国航空界不解决这个心脏病,第五代战机只是空有其名。
发动机研发涉及复杂的材料工艺与高超的制造技术,比如,铸造出空心的复杂气动外形的涡轮叶片,成为挑战各国航空工业的大难题。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困难和性能差距,主要体现在涡轮叶片以及涡轮盘材料和工艺两个方面。
美国等西方国家将发动机技术作为核心技术,对中国进行全方位封锁,中国根本无法进行技术引进,对俄罗斯发动机的逆向研究也是困难重重,发动机技术已成为阻碍中国发展动力的瓶颈。事实上,若中国在发动机技术上有所突破,不管是飞机动力还是军舰、坦克等其他装备动力获得质的飞跃,整个武器系统将全方位升级。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