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子制造企业开始蜂拥进入移动电源行业。数据显示,一年时间内仅深圳一地就有两百多家企业涉足移动电源制造。然而,疯狂涌入的浮躁再次导致产业乱象频生,产品质量问题不断。面对热销的移动电源,谁来保护消费者利益?
移动电源质量堪忧
梁先生9月份购买了广州“爱唯克思”移动电源,在一次给iphone手机充电后,发现手机黑屏无法开机。随后梁先生将手机拿给维修人员检测后发现,黑屏系移动电源放电不稳定导致电流过大“烧”坏手机。
网友“读书用户612214”也在微博上讲述了移动电源发生的问题,在旅途中使用一款品牌为“capacity”的移动电源时,移动电源居然自燃烧毁。
事实上,梁先生和网友遇到的并不是个例,随着移动电源的热销,部分移动电源的问题开始频频发生。除了烧坏手机和自燃这两个严重问题之外,电量明显偏低,充几次电后无法再充电等问题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焦点。
移动电源行业猫腻重重
“采购电芯、电路板,然后装入外壳就行了。”深圳市海盈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伟光介绍说,移动电源制造门槛低,利润又高达30%以上,因此许多原来做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厂商纷纷涉足电源行业。
销量火热的背后却隐藏着重重猫腻。
陈伟光表示,由于缺乏行业标准,不同厂商在电芯、电路板的用料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电量偏少、损耗快的原因在于劣质电芯的使用。正常移动电源的实际电量为标记电量的60%以上,而劣质产品的实际电量可能只有40%甚至更低。此外,劣质电芯在性能方面,如放电稳定性和实际寿命上明显有差距。
需要注意的是,劣质电芯在安全性能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在高温等极端环境中会出现爆炸的情况。特别是大容量的移动电源,一旦发生爆炸,后果非常严重。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