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贵?最近这可能不是问题了!
芹菜一斤1元,白菜一斤5角,莴笋按个卖,一元给两个两元给三个……近日在北京市大兴区一个早市看到,由于蔬菜价格十分低廉,熙熙攘攘的采购人群,大多数人出手“豪爽”,大包小包地提着买来的白菜。但是,如果你觉得早市的价格已经足够便宜了,那你就错了!北京大型蔬菜集散地新发地批发市场蔬菜的最低批发价还要低更多。根据新发地网站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白菜的最低批发价是每斤0.13元,小白菜的最低批发价是每斤0.2元,白萝卜的最低批发价是每斤0.15元,芹菜的最低批发价为每斤0.2元……
如果你认为这已经是最低了,那你可能又错了!
在河北省玉田县,大白菜的价格已经降至6分钱一斤了,却还出现了滞销;在山东,大白菜、芹菜、萝卜、莴笋价格均低至几分钱一斤仍无人问津;其中,山东德州不少地方的芹菜由于价格太低无人采摘,田间地头一片冷清。实际上,今年我国多个省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蔬菜跌价滞销的现象,而且蔬菜的价格之低是近年来都比较罕见的。“前几天芹菜降到2毛钱一斤,这个价格已经不能回本了,只够抵扣人工费和运费的。”新发地市场一位蔬菜批发商对记者抱怨称,不仅仅是芹菜,最近新发地市场上蔬菜的价格多数都出现了低于成本价的情况,批发商的日子不好过。批发商的日子不好过,农民的日子也很难。由于价格低于成本价,很多菜农任蔬菜放在地里而不采摘。据媒体报道,在山东德州,不少地方的芹菜都被“扔”在地里无人采摘。而今年德州市芹菜种植面积为3.5万亩,目前芹菜出现大面积滞销,尚有20余万吨卖不出去。而蔬菜从菜地到百姓餐桌,需要经过一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社区农贸市场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运输费、摊位费、人工费,层层加价,最终这些价格到百姓餐桌上时,已经涨了几倍。
“自己种的菜,昨天刚收的。”李大姐是河北的菜农,由于今年白菜价格太低,她便和丈夫一起直接将菜拿到北京的早市上卖,5角一斤的价格卖得还不错,这让李大姐十分开心,“比地头上价格高了不少!”减少流通环节,应该是解决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有关部门采取了相似措施。
最近,商务部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5.33,-0.01,-0.19%)批发市场举办了冬春果蔬产销链条暨农批对接会,为蔬菜扩大销售范围,吸引了包括海南、广西、云南在内的18个省市的蔬菜种植大户和大型蔬菜合作社。采购方包含了北京新发地、京客隆、华普超市等一百多家大型连锁超市和批发市场,初步达成果蔬采购意向1101.08万吨。除此之外,商务部目前已经采取了网上对接、组织超市采购和政府收储等临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发生“卖难”的芹菜已经销售了1.12万吨,占存在销售困难芹菜总量的66%;平均收购价格0.23元/斤,比地头价格高出0.1元/斤。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