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世界自然基金会官员:中国缺乏足够候鸟保护区

发布者:刘静     组织: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官员表示,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正在减速,保护区数量不足和管理质量不高,无法为北往南迁的候鸟提供足够的庇护。 “八十、九十年代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一年新增几十上百个,但近几年新增的保护区非常的少。”WWF北京代表处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告诉记者,在…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官员表示,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正在减速,保护区数量不足和管理质量不高,无法为北往南迁的候鸟提供足够的庇护。

 

“八十、九十年代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一年新增几十上百个,但近几年新增的保护区非常的少。”WWF北京代表处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告诉记者,在中国,设立保护区是对候鸟栖息地最直接有效的保护措施。

 

范志勇指出,每年途径或在中国繁殖、越冬的候鸟正受到栖息地侵占和破坏的严重威胁。中国东部地区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和占用沿海滩涂,使得供候鸟停歇觅食的湿地大量消失。“自50年代以来,中国的湿地已经消失了50%。”

 

中国地处世界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位置,全球八大候鸟迁飞路线中的三条经过中国。每年秋天,数以千万的候鸟从西伯利亚、内蒙古草原等地起飞,前往中国南部地区、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越冬,沿线的滩涂、沼泽成为它们补充能量、休养生息的停息地。这些“补给站”一旦消失,将意味着许多鸟儿将无法完成漫长的迁徙,实现种群的繁衍生息,一些有监测的鸟类已大规模减少或濒于灭绝。

 

为保护候鸟,中国近几十年来兴建了大量湿地保护区,并在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站点,如黑龙江七星河和湖南洞庭湖区,加强了保护力度。“中国越来越重视湿地保护,大量兴建的湿地保护区使得当地的生态出现了良性循环,鸟类增多。”范志勇说。

 

范志勇建议中国可以通过设置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的保护区,如季节性的保护地,或兼具生态保护和休闲功能的森林公园等,来减小环境保护和地方利益之间的冲突,从而鼓励更多保护区的设立。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

 

标签:湿地 保护 候鸟 缺乏 2012年11月01日 08:16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0)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女人 情感 职场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文化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