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外交部表示钓鱼岛寸土滴水、一草一木都不容交易

发布者:董文秀     组织: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26日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就钓鱼岛问题和中日关系阐述了中方立场和主张,并回答记者提问。张志军表示,钓鱼岛原本不是问题,也不存在什么主权争议。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26日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就钓鱼岛问题和中日关系阐述了中方立场和主张,并回答记者提问。张志军表示,钓鱼岛原本不是问题,也不存在什么主权争议。由于1895年日本非法窃取和霸占了钓鱼岛,才出现了问题,形成了争议。无论从历史还是法理角度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他说,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时,双方就将“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谅解和共识。此次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坚决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给中日关系带来了邦交正常化40年来最严重的冲击。

 

    他说,日本没有权利拿中国领土进行任何形式的“买卖”,钓鱼岛寸土滴水、一草一木都不容交易。不管日方以什么形式“购岛”,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这次“购岛”闹剧是日本右翼势力蓄意挑起的,日本政府对这股势力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破坏中日关系的行径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亲自出面“购岛”。右翼想做的事情、想要达到的目的,最终由日本政府一手办了。

 

    他表示,对于日方非法“购岛”行径,中方从一开始就表明了坚决反对的态度。但日本政府对中方的警告置若罔闻,仍然一意孤行,迈出了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升级步骤,激起了中国两岸四地和海内外十几亿中国人的强烈义愤。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有力措施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日方错判了形势,低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意志和决心。任何外来威胁和压力都丝毫不能动摇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意志。

 

    张志军指出,日本右翼势力危险的政治倾向曾经将亚洲拖入巨大的灾难。如果不予以制止,会进一步助长其气焰,使得日本在危险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样发展下去,历史悲剧重演不是没有可能,这不仅会把亚洲甚至世界拖入灾难,最终也将祸害日本自身。

 

    张志军强调,日本国内至今对那场侵略战争性质的认识始终是遮遮掩掩,一些政治人物趾高气昂、毫无负罪感和耻辱感走进靖国神社参拜,丝毫不顾忌亚洲受害国人民的感情。日本这样做,怎能获得亚洲人民的宽恕?邻国对日本又怎能放心?如果日本不能直面历史,深刻反省,痛改前非,即便经济上再发达,在道义上、精神上也永远站不起来。

 

    张志军说,中日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就钓鱼岛问题保持着接触和磋商。双方已于9月25日在北京启动了两国副外长钓鱼岛问题磋商。中方在与日方的各层次接触磋商中严肃表明了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和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敦促日方认清形势,放弃幻想,正视现实,以实际行动纠正错误,才能使两国关系重返正轨。

 

     张志军表示,中国历来主张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中国不会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我们愿同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国家友好相处,但我们是有原则、有底线的,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问题上绝不会退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条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在钓鱼岛问题上,我们希望通过谈判对话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不希望看到局势失控,但这不取决于中方。日方必须认真对待中方严正立场和重大关切,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

 

     张志军最后表示,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友好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将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但如果有人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挑战中方的底线,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做出强有力的反应,为走稳和平发展道路排除干扰和障碍。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

标签:钓鱼岛 外交部 2012年10月27日 08:51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0)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女人 情感 职场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文化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