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搁浅”两年之后,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项目终于有了新进展,参与此条铁路专线投资建设的各方利益代表也开始“浮”出水面。
10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资委网站获悉,纵贯我国南北、衔接多条煤炭输送线路的北煤南运大通道将正式开工。
据国资委网站昨日发布的消息,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项目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南至江西吉安市,全长约1750公里,按照国铁I级标准、双线电气化铁路标准建设,近期运量1亿吨,远期2亿吨以上,投资预估算1700亿元。
10月16日,内蒙古西部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荆州至岳阳段开工仪式在湖南省岳阳市举行,标志着这一煤炭运输通道进入全面建设实施阶段。据悉,该项目吸引了包括神华、中煤、国投、陕煤等在内的11家企业参与投资,铁路系统内部企业出资为20%,地方政府及其他企业出资比例近80%,其中民间资本出资比例占15.7%,相当于266亿元。据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透露,在铁路收益的分配上,将根据每年的实际经济效益情况,按照5%~8%的比例返利给各出资方,利润的剩余部分会用于铁路设备的维修、再生等。他预估在12到15年间,各出资方能将成本全部收回,且继续享受5%~8%的返利。
按铁道部20%的股权占比来算,距离成为控股方的条件差之甚远。王梦恕表示,在谈判阶段,铁路系统内部企业的期望是,能够和其他参与投资建设的企业平分秋色,各自占有50%的股份。由于铁路运力不足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导致部分地区出现煤炭积压现象,一些企业因此陷入困境。从铁路系统自身来说,为了国家长远的利益,或许也不得不放弃自身的一些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