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诺贝尔奖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的汉学家马悦然携妻子陈文芬抵达上海,这是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公布莫言获奖后,马悦然首次与国内媒体的对话。在现场,马悦然告诉记者,他觉得莫言是一个“很会讲故事,并且对文字的掌握能力非常出色”的作家,而且强调中国不乏优秀的作家:”有的还是超过世界水平”。
马悦然表示,自己与莫言总共见过三次面,而第一次见面是在香港中文大学,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让他至今记忆深刻:“我在中文大学当了一个学期的客座教授,有一天莫言也来了,我们聊了一个下午,第二天他就赶着回去了,为什么呢?因为要分房子,但是我压根不知道分房子是什么,不过后来听说他也没分到。其实我们没有多少机会见面,但是我们经常通信。”而谈到莫言的作品,马悦然称莫言的短篇小说比长篇更精彩:“我觉得他(有些作品)真的写的太长了。2004年,《上海文学》刊登了莫言的短篇小说《小说九段》,我看完后,立刻就翻译成瑞典文,还开始尝试自己写微型小说,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就觉得莫言对文字的掌握能力非常好。他的《船》还让我想起沈从文30年代写的短篇,非常像。”
近几年,马悦然不但公开表示对莫言的推崇,还翻译了很多他的作品,比如《透明的红萝卜》、《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会唱歌的墙》、《翱翔》等等。在莫言获得诺奖后,网上很快也传出马悦然将出版莫言译作,想以此大赚一笔的消息。对此,马老一脸无辜地说道:“我一块钱都没赚。”他解释称确有莫言译作将发行,而且在瑞典、欧洲也有人说“马悦然发财了!”但事实上,他的译作早在莫言获奖前就给了出版社,并得到了稿费,如今赚钱的只有出版社。
近日,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有很多作家都与莫言旗鼓相当,因此莫言能最终获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对此,马悦然表示诺奖评选小组在最后投票时大家意见还是比较一致的,这也侧面说明了莫言获奖实至名归。
当被问及中国文学是否还处于世界文坛的边缘时,马悦然显得有些激动:“中国文学一直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而且有的中国作家非常好,有的是世界水平级别,有的还是超过世界水平的作家。莫言可能是中国译成外文最多的一个作者,所以莫言的那些著作帮助中国文学进一步走向世界文学。”马悦然还特别指出,瑞典学院以前的常务秘书曾说世界文学就是翻译,“他说的很对,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