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各地建设摩天大楼的消息争相见诸报端:被网友赠名“秋裤楼”、高301米的苏州“东方之门”还在持续发酵,就有消息称湖南长沙望城区拟建设一座高达838米的摩天大楼“天空城市”,比现今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还高10米。而在此前,传原高60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准备增高30米,一跃成为“中国第一高楼”……各地高楼拔地而起,大有“一楼还比一楼高”的架势。有数据显示,中国五年后或拥有上千座摩天大楼,超出美国4倍。尤为令人关注的是,目前这些在建或规划中的摩天大楼多数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中国的城市发展真的需要如此多的摩天大楼吗?究竟是为了树立“城市发展的标志”,还是巨额投资终将沦为华而不实的“浪费”之举?
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在多数欧洲人看来都是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即使帝国大厦是现在的10倍高,也仍然无法与佛罗伦萨大教堂相提并论”——或许“高楼热”还依然要在城市里蔓延,无关经济实力,而是缘于一种无法言说的偏好。但是,几个世纪的城市发展史已经证明,一个城市之所以伟大从来不是因为它有多高的摩天大楼,敬畏每一寸城市生活空间方为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