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我们家乡的风景很美,欢迎你们去游玩。”上周末,一群可爱的彝族孩子出现在成都锦里和极地海洋世界。他们身着漂亮的彝族服装,热情地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宣传自己的家乡美景,俨然就是一个个优秀的小导游。有好奇的游客上前询问,原来,这些孩子都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他们这次是在安利公益基金会和四川大学团委的组织下,来成都参加一个名叫“彩虹知语堂,美丽小导游在行动”的主题活动。昭觉县位于大凉山腹地,景色优美,民族风情浓郁,但因为地处偏远,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偏远乡村的彝族孩子,甚至听不懂普通话。为了推动当地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从2004年起,安利四川分公司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展名校支教项目,连续八年资助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进行支教,并在当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2011年,支教团成员设立了“彩虹知语堂”,每个周末都义务为当地学校的50名留守儿童进行语文、英语等课程的辅导和素质拓展训练。这次专门组织10名优秀学生代表来到成都推介家乡旅游,就是为了检验孩子们一年多来的学习成果。
在活动现场可以看到,孩子们尽管稍显有些羞涩和紧张,但在志愿者的陪伴和鼓励下,他们主动大方地向过往游客宣传起自己的家乡来。“叔叔您好,可以耽搁您几分钟,让我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昭觉吗?”“我们那里有温泉,还有好吃的罗非鱼、坨坨肉和土豆。”……面对这群可爱孩子,游客们都纷纷停下脚步,耐心听他们的讲解,许多游客还在孩子们送出的明信片上写下真诚的祝福,希望他们能把自己祝福带回家乡。游客们的积极回应和互动让孩子们备受鼓舞,与大家的交流沟通也越发顺畅起来。“孩子们的表现非常棒!”全程陪同的安利志愿者黄茜倩表示。“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其实并不是推介当地的旅游资源,而是希望给孩子们一个与人交流沟通的锻炼机会。”安利四川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学习成绩以外,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也非常重要,因此在经过反复讨论之后,主办方今年决定将孩子们请到成都来,让他们当一回小导游。“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孩子们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比如普通话要说得标准,要能准确归纳并表达家乡的特色,还要学会如何与陌生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他们在活动期间还会参观四川大学、吃洋快餐、体验坐地铁。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可以进一步开阔眼界,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这将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