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啤酒节称作“美食节”也不为过,在啤酒城中,可以尝到包括青岛特色海鲜、德国烤肠、有机蔬菜瓜果等上百种国内外美食。记者从啤酒城现场了解到,第22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参照慕尼黑啤酒节食品供应方式,由15家企业提供8系列标准配餐,从食物素材源头提高安全标准;花园大酒店、金海大酒店等星级酒店纷纷助力大篷餐饮升级;各部门联合不定期巡检,为饮食安全再添保障,群心群力,织就啤酒节美食无缝隙的安全之网。为此,记者特地走访了为本届啤酒节供应兔肉和鸡肉的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其负责人韩炅瑞向记者透露,康大此次参节的总重20多吨的20多种单品,是为本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特别订制,在质量上绝对高于出口标准。每晚11点,这些生鲜食材会以“冷链物流”的方式运入啤酒城,这其中有一连串的‘讲究’:“产品首先要从冷库进入冷藏车,车尾要与冷库出口相接,还要隔上特制的‘橡胶帘’防止气温变化;进入啤酒城后,再从冷藏车放入大篷冷柜,时间一定要控制在40分钟之内;然后,再由各大篷取走。”最后,韩炅瑞总结,“别管外面多热,这些产品恒温-17℃。”在康大的吧台上,记者看到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烤全兔、炸兔腿、鸡肉串等,韩炅瑞告诉记者,吧面摆放的这些都是展品,晚上9点之后的货物放入冷柜,第二天只能用来作展品,而摆设超过3小时的展品就要迎接被丢掉的命运。谈及整体标准配餐供货商,韩炅瑞透露,蔬菜瓜果类、面食类、小菜类等都有自己的保鲜运输方式。对于食品安全抓得都很严格,“因为是些大企业在做,决不会因为点小钱砸了自己招牌。”
作为标准配餐的下家,各啤酒大篷负责人均表示在饮食安全上有压力、有责任。捷克黑山酒堡今年特地邀请四星级酒店金海大酒店坐镇,现场负责人王总透露,“要看食品卫生有捷径:一看它的摆档,二看它的厨房,三看它的工作人员。”记者看到,在食品展台上,小西红柿、西瓜等生鲜果蔬与加工好的蛤蜊、扇贝、海螺等海鲜,骨肉相连、肉串等烤肉食品被分成不同序列摆放。金海大酒店厨师长张建新告诉记者,所有生鲜食材必须当天清晨采购,除海鲜外,都已经在酒店经过“初加工”。张建新还向记者透露,“每天晚上下班前最后一件事是全面清理,早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消毒剂消毒。平时生熟盛盘、刀、砧板都要分开放置,用完后要在高温蒸箱中蒸15~20分钟消毒,我们自己家的厨房也没这个讲究。”他还告诉记者,“凡是接触食物和顾客的工作人员必须有健康证,而且要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工作帽,女同志头发一定要挽起来放入帽里,不能露在外面。”来自西安的王波,指着桌子上的一盘辣炒蛤蜊告诉记者,他已经吃了三盘了,“来青岛有两大梦想,一是洗海澡,第二个就是‘喝啤酒吃蛤蜊’。大篷看上去很干净,吃起来也觉得挺放心的。”
美食美酒人人爱,可啤酒城里有一群专门“找茬儿”“美食家”,的 他们就是专门的食品巡检员。一位食品巡检人员向记者透露:“从激情广场到奥古特大棚,每天都要绕上3~4次。一路上只要和吃的有关,都要认真检查, ‘食品安全检查日记下记’,有时候还要抽样回去做化验。”记者在现场看到,五名食品安全巡检人员组成一组,不仅要对前台的食品仔细察看,还要翻看冰柜中保鲜食材的新鲜程度,甚至查验接触食物的服务人员有没有带一次性手套、衣着卫生、指甲长度等。巡检人员说,“每个大棚都要悬挂专门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服务人员都要有健康证,女性必须扎起头发,男性不能留胡须。”检查完外围后,他们又一头扎进后台厨房,对厨房整体卫生、厨房工具消毒、垃圾污水排放等情况详细询问。厨房工作人员李先生表示,“每天餐前检查是必须的,能够为我们做出来的食品添一道保障,我们没意见。”来自辽宁的李建庆一家人觉得这种巡检挺不错,他指着巡检人员告诉记者,“啤酒大棚怎么整我们不清楚,我就觉着这些穿制服的,检查得挺多也挺专业,今天我在啤酒城已经碰到他们两回了,大热天的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