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毕业大学生“回流”趋势增强

作者:拓荒族网友                   我要评论(0)
从开始找工作起,北京某知名高校研究生刘静就坚持自己的求职目标——回家乡或去中小城市。“大城市有很多工作本科生都能做,招聘单位非要研究生学历,太浪费了。而且扎堆儿大城市的人才太多了,去中小城市更能发挥优势。”有刘静这样想法的应届毕业生不在少数。智联招聘最近的调查显示,部分二、三线城市就业吸引力正在上升。2012年应届毕业生十大期望就业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厦门、杭州、南京、武汉、西安。与2011年同期数据对比后发现,2012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城市更加分散,不再大量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

  从开始找工作起,北京某知名高校研究生刘静就坚持自己的求职目标——回家乡或去中小城市。“大城市有很多工作本科生都能做,招聘单位非要研究生学历,太浪费了。而且扎堆儿大城市的人才太多了,去中小城市更能发挥优势。”有刘静这样想法的应届毕业生不在少数。智联招聘最近的调查显示,部分二、三线城市就业吸引力正在上升。2012年应届毕业生十大期望就业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厦门、杭州、南京、武汉、西安。与2011年同期数据对比后发现,2012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城市更加分散,不再大量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跻身吸引力第一集团,并超越深圳,厦门入围大学生最期望就业的十大城市。调查还显示,毕业生在求职时最看重的要素中,“职业发展前景”以51.4%的提及率居于首位;其次为薪酬福利,占46.2%;就业地点以22.6%的提及率排在第三位。  

  有报道称,从外地回到家乡、从东南沿海回到中西部地区,这种就业“回流”现象在2011~2012求职季表现得特别明显。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成为吸纳富余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区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但随着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情况发生了微妙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曾指出,相比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雇用前景越来越好,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就业竞争不太激烈。所以,当前二、三线城市的就业环境总体上要好于一线城市。近年来,为改变毕业生就业区域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和基层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各省区市相关配套政策更多。

  与此同时,大型企业也在抢滩二三线城市。通过对招聘网站中各大企业招聘启事的分析发现,如今不少大型企业,特别是全国性企业,增加了在二三线城市的招聘人数。不少企业开始将研发基地、制造工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还给人才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青年离开一线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并非盲目逃离,而是一种衡量利弊得失之后的理性考量。调查显示,69.6%的人表示,青年选择二、三线城市应首要考虑“城市未来发展前景”,69.2%的人认为首要考虑“能否获得幸福感”,65.5%的人选择“能否发挥自己专长”,54.0%的人表示应考虑“能否更好地照顾父母”。对于毕业生“回流”现象,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萧鸣政教授认为,由于一线城市人才饱和、生活成本过高,不少毕业生都选择了二、三线城市就业。尤其是对于从二、三线城市走出去的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晋升空间、降低生活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服务家乡。

 

2012年08月13日 11:56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文化 收藏 图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情感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