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2公里处的广济寺旁边,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海内外数以亿计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
洪洞大槐树,又称古大槐树,是明代迁民的遗址。景区的大门是人工制作的根雕大门,象征寻根祭祖的正门,为槐根造型,东西跨度二十米,高十三米,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土、虬劲有力。大门上书“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进门迎面就是一墙“根”字影壁。影壁上大大的隶体“根”字是由中国原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仃老先生题写。那一个“根”字,字体苍劲有力,稳健端庄,隐含象形,寓意深邃。左右两旁楹联是篆书“钦水”、“思源”四个字。影壁背是“古大槐树赋”。
往前去就是通往大殿的槐香桥和鹳鸣桥。槐香桥取“怀乡”意,“望乡更觉香,回乡香愈浓,香飘千万里,怀乡情更切”。鹳鸣桥是情结,“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老鹳窝是一个情结,世世代代为移民后裔魂牵梦绕,它是老家的标志,是祖地的图腾。过桥就是献殿,仿明代全木结构建筑,是祭祀时用来摆放供品的地方和主祭人员的活动场所。
过献殿就来到了祭祀的广场。据资料介绍,祭祀广场东西宽九十九米,南北长九十三米,建设面积为九千二百余平方米,青石板,肃穆庄严,可容纳万人祭典,也称为万人广场。拾级而上就是祭祖堂,建筑风格为仿明代建筑,为整个祭祖园的核心。这祭祖堂,自称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号称是天下民祭第一堂。祭祖堂坐北朝南,堂前置露天铜鼎香炉,堂内设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不仅体现传统文化,而且突出“祭祖”主题。
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都纷纷到大槐树祭祖堂查询自己的血缘关系。在这里,只要你报上姓,工作人员就会迅速告诉你的姓在那个排位。出祭祖堂,可以看见一巨石,上书“母亲石”,是我国著名书画家董寿平一生书画作品的绝笔。
几个世纪以来,大槐树被当作“家”、称作“祖”、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寻根”已成为旅游区的特色。明朝洪洞大移民以其范围最广、数量最多、时间最长堪称世界移民之最。如今大半个中国的百姓,以老槐树为遗爱品,以洪洞县为发祥地,虽历六百载而一脉相连。大槐树连着迁民后裔的血脉,传递着子孙的心声。为创建大槐树规模,现今的大槐树迁民遗址得到了全方位的开发建设,以满足亿万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愿望,体现大槐树根祖文化底蕴。
从91年景区每年公历4月1日-10日举办“寻根祭祖节”,客流量达10万人次。每年的祭祖节时都会从四面八方飞来许多只小鸟,至今已连续出现14次,成为祭祖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