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31日在北京发布《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2)》,披露中国首份全国性“公民政策参与”调查的情况,报告作者表示,对中国公民政策参与水平和状况的全面了解,将有助于提高政策制定者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2)》(政治参与蓝皮书)由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与社科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合作,自2011年下半年起进行全国性的“中国公民政策参与”问卷调查,调查涉及中国都会区、东北、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五大区域的10个省市,共计回收有效样本6286份。首度公布的“中国公民政策参与”问卷调查显示,按照总分10分的评分标准,全体被调查者的得分平均值为4.21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报告指,这表明中国公民政策参与客观状况并不乐观,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从五个一级指标的得分情况看,得分率由高到低分别是“权利与参与途径认知”、“政策重要性认知”、“政策内容认知”、“政策过程认知”和“实际政策参与”。报告分析,这样的得分情况表明,中国民众政策参与的认知水平远高于实际参与水平,这对政策参与状况总分起了明显的拉低作用。报告进一步指出,从政策参与主观状况看,按照问卷设计的总分5分的标准,全体被调查者的“政策参与意愿”得分平均值为3.37分,“政策参与满意度”得分均值为2.80分,“政策参与效能”得分均值为3.15分,显示出民众政策参与意愿较强,参与效能较高,参与满意度偏低。
报告称,中国公民政策参与的基本模式是民众以“接受政策”为基本特征的参与,即“接受型的政策参与模式”。在政策内容认知方面,中国民众对“三农政策”的了解程度最高,其次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医疗体制改革政策”,对“物价政策”,“收入分配改革政策”的认知程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