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教育不房产”已然成为购房者与开发商双方的共识。据房产新闻了解,面对各大楼盘形形色色的宣传广告和置业顾问“口吐莲花”的吆喝鼓动下,不少购房者在小心加小心之后,依旧没能幸免于为此而维权的困境。
基本概念
学区房,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
房地产新闻了解到,一般来说,学校服务半径是有范围的,例如成都市就明确规定,小学服务半径原则上为300-500米、中学服务半径原则上为800-1000米,1.5万人-3万人口可配套18-30班的小学一所、3万-5万人口可配套24-36班中学一所。在这个范围内买学区房就读的可能性就高很多。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学区房受学校招生政策影响很大,就近入学不等同于物理距离近。教育部门会根据区域内适龄学生的数量,合理匹配教育资源划分学区,入学人数的波动、城区规模的变化都会造成学区的调整。
辨别技巧
不少楼盘打着“学区房”、“该楼盘与某某重点学校仅一路之隔”等宣传语,只是用来吸引顾客,很多楼盘并非真正意义上某学校片区内的楼盘。是不是学区房,子女能否在某学校就读,不能单听房地产商的一面之词,一定要让开发商出示与学校的招生协议,并将可以在这些名校分校入学作为购房合同条款,白纸黑字写入合同。
同时,购房前要了解教育部门发布的择校政策以及学校片区规划的决定,最好到关系学校片区划分的多个机构,如所在学校招生办、所属街道办、当地派出所甚至教育主管部门等单位去咨询,弄清楚入住楼盘的业主的直系子女拥有的是优先入读权还是免试入读权,有无时间限制。
不仅如此,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教育部门会根据每年的生源状况,对学区范围进行调整。大多数情况下,楼盘尚未开盘时还未调整学区,但是在销售时,开发商往往会根据上一年的学区范围,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楼盘是在这个学区,并在宣传过程中向购房者作出各种各样的承诺或者诱导。交付之后,一旦楼盘被调整至其他学区,纠纷也就不可避免。
律师建议,由于购房合同由开发商单方制作,在权益的衡量上会倾向自己,购房者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认真审查合同相关条款。
常见误区:
1、学位房不等于学区房
学位房和学区房虽然仅一字之差,但结果却可能截然不同。业内人士指出,学位房就是,只要你买了这个房子,就一定会有学位。而学区房却不一定。学区房是由政府在每学年根据片区入学生源情况而划分出来的,有些房可能上一年有学位,但在下一年则会因为政府的规划而失去学位;拥有学位房的,大多是引进学校的楼盘才能保证。
但在学位房中,其学位的实现也有六大顺序,购房是第一类,引进了名校、百年学府,只要购房者购买了该楼盘的房子,就能享受公立学位。但如果只是租房,则不一定能得到学位。
2、公立校民办校各有千秋
除了学位房和学区房之辨,购房者往往还会面临开发商引进的学校到底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的疑惑。一般来说,公众更愿意选择公办学校,但从教学质量上来,两者其实各有千秋。
楼盘引进的学校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主要要看学校和开发商合作的内部情况,以及政府支持力度。公立学校是由政府拨款支持的,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和师资力量的倾斜,受到政府关注度更高,同时受到的约束也就更大。
而民办学校本身属于社团组织或个人投资,完全自负盈亏,所以办学质量必须非常好才能吸引到更多学生,但他们的收费也很高。此外,开发商引进属于政府、学校和开发商三方办学的公立学校,通常都是开发商负责建设校舍以及按照政府和校方的要求配置教学硬件设施的,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财政的教育投入,比常规的公立学校在教学硬件上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