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出现政府机构人员放盘出售的现象,有公职人员甚至一次性抛售8套房产。官员大量抛售的现象,无疑代表有着敏锐政治嗅觉的他们已经感受到了网络反腐带来的危险性,故而急于擦干净自己的屁股,避免身陷危机。不难看出其背后的“灰色收入”仍然大量存在,殊不知还有多少“房叔”正等待“挖掘”!…
近日,多地出现政府机构人员放盘出售的现象,有公职人员甚至一次性抛售8套房产。官员大量抛售的现象,无疑代表有着敏锐政治嗅觉的他们已经感受到了网络反腐带来的危险性,故而急于擦干净自己的屁股,避免身陷危机。不难看出其背后的“灰色收入”仍然大量存在,殊不知还有多少“
房叔”正等待“挖掘”!
随着各地纷纷试点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很大一部分试点市、县都把公示内容、公示范围控制得很好。将官员财产申报的眼光仅盯住“房产”等大额或较明显的财产,而不是全部潜在资产,助推了大量“官房”的抛售现象。如2010年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虽充实了申报财产的内容,列举了大部分“看得见、摸得着”的重大财产,但未包含字画、古玩、继承的遗产等其他一些财产,无疑给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留下了“死角”,让一些“房叔”、“表叔”仍在继续“潜伏”。
另外,官员为了在公示之前急于“洗清嫌疑”,用出售房产换来“清白”,也说明现今的公示审查制度仍存缺漏。官员特别是对新提拔的干部在进行任前财产公示时,应该关注其任职或任公务员以来的财产和资产流转状况,而不是仅限于目前在其家庭名义下的财产。要通过不断修订相关制度,进一步防止官员在任前将“灰色收入”转入其他正当渠道名义下,甚至转移到国外,增加反腐监督和惩治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