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调控无碍龙头房企强劲增长。规模大、背景厚的龙头企业获得了优先支持。因此,在资金、规模、品牌、管理及土地储备等多方面占据领先地位的龙头房企,已在行业调整中突破行业周期,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房地产分析师已开始集体看多房地产。
9月20日以来发布的逾50份房地产研报,看空的一份也没有,持中立观点的仅寥寥数份。房地产持续调控已经取得一定效果,今年“金九银十”不再出现楼市“井喷”景象。稳定的房价、稳定的交易量、升温的土地市场,这些迹象背后,涌动的却是优势房地产企业的“马太效应”,在资金、规模、品牌、管理及土地储备等多方面占据领先地位的龙头房企,已在行业调整中突破行业周期,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尽管任志强前不久预言“明年三月房价暴涨”的论断显得哗众取宠,但部分事实显示,楼市调控并不意味着全面萧条。记者近期走访了由华润置地开发的一个高端大面积精装修楼盘。虽然单价高达6万/平米,但开盘数周内便卖出了5个亿,完成网签的已达40多套。
在调控中,首先资金链的控制促使了行业的分化。规模大、背景厚的龙头企业获得了优先支持。一位在大型国有银行负责房地产信贷的人士告诉,目前银行对于房地产信贷采用名单制,对于排名前十名的房业,大型国有银行基本上都在无条件支持,只是风控较严。而对于其他名单内的房地产企业则要求有商品房实物进行抵押,业务也在做。而对于小型房地产开发商和政府投融资平台背景的房地产开发商,大型银行基本上已经基本不合作了。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到近期不少大型地产商纷纷出手拿地。对此,一位大型地产基金公司高层分析称,卖地收入相对于征税、信贷、发债等其他方式,仍是地方政府割舍不掉的头等经济来源,关键是要选个卖地的好时点,“憋到年底肯定不是”。而“离金融资源比较近”的大型房企总要布局拿地,它们总能以比较理想的价格,以各种“时髦”的方式拿到相对便宜的头寸,等着政府放地出来,参与到新一轮的资产膨胀中去。上述信贷人士还分析指出,都说房地产行业危险,都怪银行“傍大款”,但什么是好的行业呢?煤炭?钢铁?水泥?他认为,中国的产业行业具有特殊性,银行无法左右宏观政策和行业利润的走向,最重要的还是做好风险控制和预判。
拿房地产来说,房地产需一个个楼盘滚动开发。因此银行对地产商要看三到五年。一旦到三年看苗头不对,资金马上抽出来,并且不再贷款。小开发商的风险比较集中,但对于大型地产商,“银行会用战略的眼光来看,相信这种大公司会有政府及其他各方力量支持。”上述银行信贷人士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