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将进入“双节”长假,9月及三季度经济预测也纷纷出炉。综合机构观点来看,可总结为“对三季度经济形势不乐观,对四季度GDP增速不悲观”。同时分析师预计,9月CPI涨幅有望重回“1时代”。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告诉记者,预计9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放缓至8.6%,三季度GDP同比增长放缓至7.3%。 而对于四季度的经济数据,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表示,四季度消费、出口会有小幅反弹,投资在政策拉动下也将趋稳,初步预测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记者,截至25日,9月日均用电量较8月出现季节性回落,可能使9月用电量同比增速仍处低位,预示工业生产未有明显恢复。综合预计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较上月仅略有回升。交通银行预计,三季度GDP将比二季度放缓0.1个百分点,掉落至7.5%,国内外需求同比放缓仍是主因。尽管不看好三季度,但对于四季度的GDP增速,因国家稳增长的决心和措施不断在给市场灌注信心,机构普遍认为将有所回稳。申银万国调研综合指数显示,出口货量除了欧线继续低迷,其他航线都有所回升,圣诞订单也开始有所显现。即使是前期一直低迷的工程机械订单,也出现季节性企稳或反弹。交通银行认为,由于稳增长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在7.8%左右,全年约为7.8%。
在经济总需求低迷的大背景下,9月CPI可能会重新回到“1”区间。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农业部监测的农产品批发价格和国家统计局监测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的数据都显示,进入9月,由于极端天气因素影响结束,蔬菜价格涨幅回落,受节日因素拉动,猪肉价格环比涨幅有所回升,但涨幅较小。
交行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告诉记者,国内食品价格总体运行平稳,预计9月食品价格环比小升0.5个百分点。受国内需求不旺影响,预计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个百分点。加上9月CPI翘尾因素比8月大幅回落0.44个百分点,预计9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至1.8%左右。
中国银行最新报告认为,货币政策将朝着宽松方向调整,预计央行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释放流动性,“降准”仍是大概率事件,维持年内将有1~2次降准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