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向天上要空间,还要向地下要空间。本次广州国际金融城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三大优胜方案中,均对地下空间利用作了重点规划。据了解,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整体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而这三大方案中规划的地下空间分别是整个珠江新城地下空间的4.8倍、3倍和3.4倍。庞大的地下空间利用计划如何保证地质安全?洪涝灾害风险如何防范?商业价值如何体现?这些都成为了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由于土地资源紧缺,近年来广州陆续推出的新城规划都提出要大量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不仅地铁、道路、市政设施都放在地下,甚至很多商业设施也会布置在地下。金融城位于广州的黄金地带,距离目前的CBD不远,用寸土寸金形容这里的土地价值并不为过。为了更好利用土地,广州市规划局在竞赛处提出的设计要求里,就明确各规划单位必须对金融城地下空间开发提出规划,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地下空间设施使用新理念和新方法。而最终被选出的三大优胜方案也在这方面做足了工夫,均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空间。记者了解到,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整体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15万平方米。此前广州市已公布的最大“地下城”是规划了111万平方米地下空间的南站地区。
相比投资,地下商业的受益则更为关键。去年下半年开始,花城汇、时尚天河商业广场等多个大型地下商业城相继开业,加上已有的天河又一城、万菱汇、太古汇负层等地下商业广场,广州地下商城竞争已呈现白热化。然而,据记者了解,人气不高、盈利困难等难题让黄金商圈新增的地下商业陷入了培育期的尴尬。有商业专家表示,广州现在很多地上商业都还没有消化完,地下商场要在短时期内大量招商困难更大。另外,地下商场不适合广州整个城市的商业环境,广州人不喜欢往地下“钻”。根据以往的经验,地下商场适合做主题商业,以中低端为主。而中低端品牌的经营能力有限,并不足以支付高额的租金。专家分析,规划定位极为高端的金融城如果发展地下商业难度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