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香港上市房企华润置地发布公告称,公司作为借款人,就34亿港元定期贷款融资与多家银行订立协议,贷款期限为3年。华润置地从去年开始便已频频通过银行贷款及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全年,华润置地的融资规模就超过200亿港元。华润置地频频融资背后,到底是在高库存的压力下缓解“资金之渴”,还是为新一轮的大规模扩张准备“弹药”呢?华润置地在公告中并未透露融资成本以及“多家银行”到底是哪几家。但在5月8日,就有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华润置地正寻求一笔30亿元的三年期贷款,资金将用于再融资和一般营运开支,由中银香港和星展银行担任协调主办行,邀请银行参加这笔贷款,邀贷价码为含所有费用270个基点。公开资料显示,这已是华润置地今年以来的第7笔融资,从相关公告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成本相对较低且平稳的银行贷款是华润置地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今年1月12日,华润置地就等值13亿港元的双币种定期贷款融资与几家银行订立贷款融资协议,期限为两年。在2月至6月期间,华润置地5次通过银行取得贷款,金额分别为3亿、20亿、10亿、5亿、7.75亿港元。记者统计发现,截至8月7日,今年华润置地已通过银行贷款取得约92.75亿港元的资金,期限为2~3年不等。在地产行业遭遇“史上最严厉调控”的背景下,针对房地产企业的银行信贷显著收紧,因此,频频获得银行授信的华润置地显得颇为特殊。
瑞信报告预计,华润置地今年可超标完成全年400亿元的合约销售目标。2011年,华润置地宣布了新的5年计划,目标5年后销售额达1000亿元,年净利润达150亿元,等于“再造一个华润”。但现实问题是,华润置地需要强大的资金来支持其发展,特别是未来重点发展的商业地产业务,将耗费公司大量的沉淀资金。显然,在融资上具有优势的华润置地,在资金链上并无明显压力,而频繁融资背后,“加码”商业地产或是更为重要的目的。在公司2011年年报中,华润置地管理层透露,在战略层面,本集团加大了在三线城市获取“住宅+五彩城”项目的力度,同时缩短万象城的开发周期标准,加快商业地产的开发速度。众所周知,商业地产与住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非常考验开发商的资金实力与后期运营能力,为了实现“加码”商业地产的目的,足够且持续的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据悉,华润置地商业地产的主力产品万象城一个的投资预计就可达40亿港元左右,除已经建成的几个万象城需要持续投入资金运营外,华润置地还在不断扩展万象城的“疆域”。例如,华润置地已经对温州两块挂牌8.3亿元的地块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温州万象城项目有望于不久后启动。记者发现,在华润置地2011年年报披露的抵押项目中,通过抵押已经建成的商业物业,华润置地获得了大量授信。其中,深圳万象城抵押额度为15亿元,深圳君悦酒店抵押额度为15亿元,上海时代广场抵押额度也达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