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拓荒号:任波 ((企业头条)
评论

“零食”一词对于当代人并不陌生,一日三餐之外的食品统称为零食。
一块巧克力、一听可乐,吃零食更像是几代人获取幸福感最简单的一种方式。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在网络支付还没有普及的时候,爸爸妈妈会把剩下的硬币扔进笔筒里,然后我就可以从里面拿出一枚去买一包辣条、一根绿舌头;现在依旧会用生活费在学校的超市买一个芝士蛋糕、喝一杯草莓牛奶。

如今中国人平均一年要花掉两万亿来追求这种简单的幸福,这一切的变化,仿佛就发生在短短几十年内。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中国人何以“一日三餐”?

据史料记载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午一顿、下午一顿,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但是显然,两顿饭不足以裹腹,于是零食出现了,那是的零食并不称作零食,古者有云 “小食曰点心” 见《吴曾漫录》。
《红楼梦》中,曹雪芹笔下的荣国府就是一日两餐制,正是两餐制度的盛行,为零食打入满清贵族的消费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大批色香味俱全的点心,糟鹅掌鸭信、枣泥山药糕、碧粳粥、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菱粉糕……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中国人自己的零食产业从甜开始。

五十年代起中国便流行起自己的零食行业,以糖果为代表。五十年代的中国有三大名糖——上海奶糖、广州水果糖和北京酥糖。
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酥糖——红虾酥糖;上海奶糖——大白兔奶糖;也是几代人童年的快乐源泉。不过,零食在这时候也并没有普及。
美食学者赵珩曾回忆说:“像上海大白兔这样的高级糖,那时就是五块一斤。五块钱在那时是什么概念?在食堂顿顿有肉吃一个月还有富余。”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爷爷奶奶们似乎并没有吃零食的爱好,不过,若是你提起“古巴糖”,他们可能会有少许印象。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为了中巴友谊建设,中国决定每年从古巴进口40万吨的“古巴糖”,这种甘蔗中提取并初步加工的“糖果”苦中夹咸,但是在当时拥有了这样一块古巴糖,那绝对称得上是“这条街最亮的崽”。


二十世纪 六十年代起,你会经常在街头看到这样一种场景,炉火上架着黑乎乎像大炮一样的机器,师傅一边拉着风箱一边摇动着,随着“嘭”的一声巨响,一团白烟升腾而起,热腾腾香喷喷的爆米花便装满了口袋。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如今爆米花越来越甜,气味越来越香,街头却不再能听那到象征着美味的声巨响了。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麦乳精、米果、棉花糖、糖画、无花果、果丹皮、冰糖葫芦等等一大批零食也 自八十年代 起,逐渐家喻户晓。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麦乳精在普通百姓中被当做一种比较奢侈的饮品,大人往往舍不得喝,孩子们成为最直接的受用者。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虽然可口可乐凭借“蝌蝌啃蜡”这一名字,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空降魔都,但是相比于这样一种“贵族饮料”,北冰洋更贴切普通人的需求。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那时候让人印象深刻的巧克力,不是费列罗,也不是纵享丝滑的德芙,装在小卖部透明瓶子里的足球巧克力一直得到小孩子们的青睐。当你替爸爸妈妈出门跑腿,买上一瓶酱油、一包烟的时候,店家会告诉你" 没有零钱找你了,拿两个巧克力吧 "。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不过,可能红色袋装的麦丽素巧克力比这种足球巧克力的味道要好得多,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孩子王。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小编亲自试水的一大笔零食也抵达现场。

大约是九十年代起,对于吃饱穿暖的中国小朋友来说,零食的可选择余地又是一个巨大的抬升。巧克力、汽水、泡泡糖成为了最最基础的零食品种。

味觉上具有刺激效果的零食正式俘获了八零后九零后的芳心。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辣条和跳跳糖。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跳跳糖就比较奇妙了,那感觉就像,在嘴里点燃了鞭炮,酸酸甜甜,也是小学旁边文具店的常驻零食。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从小爸爸妈妈就讨厌我吃辣条,我现在想很郑重地说冷静一点好吗?人家至少也是上过BBC的零食。虽然在奔向辣条的路上总是受到家长的阻拦,虽然它的名字换来换去:唐僧肉、大刀肉、卫龙、印度飞饼......但是依然不能消减我对它的热爱。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如果:小时候吃了多少只口红糖,长大后可能就会拥有多少只口红。那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情呀。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小时候在吃钻石糖的时候就在想,所有的钻戒真的都是这么大的吗?但是那个时候好像还没有结婚要互送戒指的概念。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还有可以吹口哨的口哨糖

长得像西瓜一样的泡泡糖

物美价廉的无花果干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总之,中国小朋友的生活是越来越好,零食种类也越来越多,零食也不再是小孩子的专属零食,它们穿梭在办公室、商场、机场,尝试的人群也越来越广泛。

现在你要是让我说出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最受欢迎的零食,作为九零后的我是真的说不出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选择。

零食也成为了大人的必需品?

没错,促使大人吃零食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批吃零食的小朋友自小养成的吃零食习惯不可能说改就改;


生活越来越好,那一批最初看着小朋友吃零食就很幸福的大人,终于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零食了;


生活的路漫漫长长,熬夜加班、做作业......总有自己和零食单独过的日子,作为一个代餐品在口袋、包包的角落......

各式各样的零食陪伴我们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中国人的零食物语
2020年02月19日 18:33[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