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美食 > 美食 > 正文

小米—平价人参,最养人!

说到长寿,《黄帝内经》中早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食”很好理解,就和我们今天说的饮食是一样的,但吃的东西却不一样!现在我们都吃白米、白面,以前没有白米白面的时候他们都在吃什么呢?这个从古语里知晓一二。“江山社稷”、“沧海一粟”、“黄粱美梦”,这些说的都是小米…

说到长寿,《黄帝内经》中早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食”很好理解,就和我们今天说的饮食是一样的,但吃的东西却不一样!

现在我们都吃白米、白面,以前没有白米白面的时候他们都在吃什么呢?

这个从古语里知晓一二。“江山社稷”、“沧海一粟”、“黄粱美梦”,这些说的都是小米


小米—平价人参,最养人!


小米:平价人参

中国过去2000多年的饮食历史中,大部分时间北方人都是以小米为第一主食。

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


小米—平价人参,最养人!


1

缓解口腔溃疡

小米中因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营养成分,具有预防和缓解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效。

2

养心安神

小米丰富的营养成分中又因有碳水化合物的存在,使得小米能缓解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疲惫乏力。

3

促进睡眠

小米含有的色氨酸会促使一种使人产生睡意的5-羟色胺,所以常吃小米,可以起到镇静催眠的作用。

4

健脾和胃

实际上,无论是反胃、热痢、虚损都与脾胃功能欠佳有关,而小米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补脾胃。

5

助消化

焖小米饭的锅巴,中医称为“黄金粉”、“焦饭”,对脾虚久泻、食积、小儿消化不良有显著作用。

6

滋阴养血

小米中所含的类雌激素物质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可用于产后调养,其丰富氨基酸还能帮助预防流产。


小米—平价人参,最养人!


7

消炎除臭

小米也能解除口臭,减少口中的细菌滋生,还能治脚气病,神经炎、皮肤“出油”、头皮屑增多等症状。

8

补充营养

常吃小米能益五脏、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对于老年人或病后体虚的人来说,熬小米粥好过人参鸡汤。

9

祛斑美容

小米具有减轻皱纹、色斑、色素沉着的功效。


小米—平价人参,最养人!


5种吃法要记牢


1

治口疮——麦冬小米粥

取小米200克,麦冬15克,大枣5枚。

小米淘洗干净,麦冬、大枣淘洗干净,共同放入砂锅,熬煮成粥,有健脾益气,养阴清胃的功效。

2

反胃呕吐——半夏小米粥

取小米150克,法夏6克,生姜3片。

法夏,生姜两味加水800ml,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煮3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小米淘洗干净,加入上述药汁,再加适量清水,熬煮成粥,温服。有健脾益胃,降逆止呕的作用。


小米—平价人参,最养人!


3

脚气病——百合小米粥

准备小米100克,百合30克。

小米、百合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熬煮成粥即成。有健脾养阴,平脚气的功效。

4

失眠——桂圆百合小米粥

选用小米150克,龙眼肉15克,百合10克,黑芝麻20克,冰糖适量。

小米淘洗干净,黑芝麻洗净炒香备用。

龙眼肉、百合洗净,与小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米熬煮至粥半熟时加入炒香的黑芝麻,一同熬煮成粥成,调入冰糖即成。有补肝肾,养心神的功效。


小米—平价人参,最养人!


5

治感冒——葱白小米汤

备好小米100克,葱白6段,生姜3片。

加适量水,熬煮成粥,取上层粥油,加入葱白、生姜,熬煮片刻即成。服后盖被出汗,有益气解表的功效。

标签:小米 五谷杂粮 黄土高原 养生 2018年12月18日 11:4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村心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