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闷声赚麻了

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

作者|商业消费主笔 黄青春

题图|视觉中国

“整个组织架构、精气神都得到了很大改观,海内外的业务在基业长青、穿越周期方面都有进步。”对于 IEG(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2024 年的业绩表现,马化腾在今年 1 月的腾讯员工大会上定调只有四个字“非常争气”。

甚至,2024 年的业务势能延续到 2025 年寒假+春节,腾讯之于游戏行业的统治力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即便 Deepseek 与《哪吒之魔童闹海》彻底掀翻了 2025 年春节,但游戏厂商却在碎片化的娱乐消费场景激战正酣——面对寒假+春节这样的黄金窗口,从腾讯、网易到点点互动、叠纸、海彼等游戏厂商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先是 SensorTower 公布的 1 月中国 App Store 手游收入排行榜中,腾讯独揽 TOP5。

腾讯闷声赚麻了
腾讯闷声赚麻了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具体来看,《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穿越火线》分列前三,期内收入分别激增94%、267%、421%,《地下城与勇士:起源》《金铲铲之战》紧随其后分列四、五。

受益于此,推动腾讯 1 月整体收入环比大幅提升 62%,稳居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冠军。

腾讯闷声赚麻了
腾讯闷声赚麻了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接着,GameLook 统计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3日)中国 iOS 端收入排名 Top 30 游戏,基本都推出春节限定皮肤,通过“福利+新皮肤+新版本”刺激社交裂变。

可别小瞧了限定皮肤的“吸金能力”——Sensor Tower 数据,《王者荣耀》曾因推出龙年限定皮肤而创下单日流水高峰,使其在 2024 年 2 月份的收入环比增加 6%;而按照今年除夕《王者荣耀》充值入口一度被玩家挤到网络异常的“盛况”,氪金体量预计依然十分可观。

若从竞争格局来分析,游戏厂商基本呈现“两超多强”与垂直赛道突围的局面:腾讯独占前五,共 14 款游戏挤进排名,网易紧随其后有 7 款游戏挤进春节手游收入Top 30,叠纸、点点互动、途游、大梦龙图、灵犀等厂商均有产品杀入榜单。

另据华创证券报告(春节特辑)显示,腾讯在大 DAU+社交基本盘助推下独占第一梯队(1-5 名):《王者荣耀》《和平精英》《金铲铲之战》稳居前三,《穿越火线》《英雄联盟手游》《地下城与勇士:起源》交替竞争第 4~5 名,不可谓不强势。

腾讯闷声赚麻了
腾讯闷声赚麻了
 

紧随其后的第二梯队(6-10 名),网易延续其在 Party Game、MMO 品类的统治力,《蛋仔派对》《第五人格》春节表现超过腾讯旗下的《地下城与勇士:起源》《QQ飞车手游》,点点互动的《无尽冬日》成功挤入二梯队排名第十。

随后的第三梯队(11-15 名),产品分别是腾讯新一线手游射击产品《三角洲行动》《使命召唤手游》女性向产品《光与夜之恋》,网易旗下《梦幻西游手游》及大梦龙途旗下《向僵尸开炮》、途游旗下《捕鱼大作战》两款休闲产品,米哈游旗下无产品进入今年春节 TOP15。

毫无疑问,腾讯在 2025 开年上演了一出“王者归来”的戏码。

蛰伏调整期

自从 2021 年腾讯陷入调整期,整体业务增速停滞,游戏业务频频遭受外界质疑。

以 2021 年 7 月国内游戏版号核发暂停为节点,游戏市场骤然入冬,市场上任何唱衰的声音都会让喜欢游戏的资本感受到危机,进而引发连锁反应,游戏概念股开始踩踏式集体下跌。

Expand article logo  继续阅读


与之对应,腾讯的“焦虑”也与日俱增:腾讯游戏的势能更多基于流量和资本的基本盘,其长期在游戏版图建立的“确定性”一度在监管、经济下行等多方冲击下松动。

这一情绪体现在腾讯财报则更为明显:

  • 2021Q4 腾讯本土游戏市场收入为 296 亿元,仅同比增长1%、环比减少12%;

  • 2022Q1 腾讯本土游戏市场收入同比下降 1% 至 330 亿元;

  • 2022Q2 本土游戏市场收入同比下降 1% 至 318 亿元,连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也同比下降 1% 至 107 亿元;

  • 2022Q3 本土游戏市场收入同比下降7%至312亿元,《王者荣耀》及《和平精英》均出现收入下滑;

  • 2022Q4 腾讯游戏收入同比下降 2% 至 418 亿元;其中,本土游戏市场同比下降 6% 至 279 亿元。 


(财经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2月17日 12:09[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