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贴息1个百分点!四部门联合发布重磅利好!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财政部等4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图片截自中国政府网)

根据通知,经营主体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实施设备更新行动,纳入相关部门确定的备选项目清单,且银行向其发放的贷款获得中国人民银行设备更新相关再贷款支持的,中央财政对经营主体的银行贷款给予贴息。备选项目清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协商确定。

在贴息标准方面,通知称,银行向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符合再贷款报销条件的,中央财政对经营主体的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个百分点。按照相关贷款资金划付供应商账户之日起予以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

浙大城市学院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该政策旨在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鼓励经营主体进行设备更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高经营主体的投资积极性,促进设备更新换代,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同时,政策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有助于控制财政支出规模,避免财政负担过重。

对于期限条件,通知明确,在2024年3月7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经营主体签订贷款合同、设备购置或更新改造服务采购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并划付供应商账户的,可享受贴息政策。结合中国人民银行设备更新相关再贷款额度使用情况,可视情延长政策实施期限。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认为,虽然短期内政府需要支付一定的财政贴息,但从长期来看,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可以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从而实现财政的可持续性。

“不过,这项政策的效果也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贷款的可获得性、企业的实际需求、市场条件等。此外,政策的设计和执行也需要考虑到避免潜在的道德风险和资源错配问题。”柏文喜表示。

四部门要求,经营主体要确保将贷款资金专项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严禁虚报、冒领、套取、截留、挤占、挪用贷款资金,严禁将贷款资金用于偿还企业其他债务或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对于未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一经发现,取消享受优惠政策支持资格,追回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并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


(财经责编:拓荒牛 )